对非洲的发展,中国是“天使”还是“魔鬼”?如同任何国家的外交首先服务于它的国家利益一样,中国对非洲外交也有自己的战略意图,这一点我们从不否认。但中非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以南南合作和亚非复兴为指向的世界抱负,这一直是中国对非洲外交的显著特色。当代中非关系的本质特点之一,在于通过构建全新的互惠互利关系来推动中非双方的共同
《中国和瑞士的故事:我们和你们(德文版)》共有25位作者,其中包括6位瑞士朋友。中方作者中,有曾在不同时期在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总领事馆长期工作过的大使、参赞、总领事、秘书等外交官员;也有记者、友好城市、友好学校,以及华侨和前留学生代表。瑞方作者的参与,成为《中国和瑞士的故事:我们和你们(德文版)》的一大亮点。他们是:瑞
《中国-瑞士》从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民间友好等几个方面,通过甄选有代表性的图片,并配以图注,展示中国和瑞士两国的友谊。该画册图文并茂,数据详实,内容丰富,其中不少图片是作者在中国、瑞士两国自己拍摄的照片,展现了中瑞两国人民热爱生活的一面,也很多图片是作者多年的收藏,非常宝贵。
《国际会议英语速查大全+常用表达句典》提供的国际会议英语涵盖从开幕到闭幕的全部会议流程,从主持人到听众的所有会议角色,从代表大会到小组讨论的各种会议场合。《国际会议英语速查大全+常用表达句典》按不同的会议流程分9章提供全程的实用会议英语—每种场合提供高频核心表达—每种意图提供多种表达方式—每个例文提供中文翻译和注释非正
欧盟社会政策在发展中呈现出其独特的特点。在经济一体化以及各种政治力量的推动下,欧盟社会政策在政策内容、政策对象、政策理念、政策实践、法律基础以及政策权能方面均实现突破。当然,欧盟社会政策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它的发展恐难以导致理想中“社会政策联盟”的出现,“社会欧洲”仍将只是一个长期愿景。
本书为历史学研究著作,以日俄战争时期中日两国政府间的外交交涉为研究对象。日俄战争时期的中日关系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书按照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借助中日文资料,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交涉的历史事实进行介绍、分析,剖析其背景、根源和影响,力求将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涉全貌完整、真实地展现给读者。全书共分五章,
由莫瓦特所*、周蓓主编、王造时翻译的《现代欧洲外交史(上下)(精)/民国专题史丛书》一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时间为1815-1914,下册1914-1925,详细叙述1815年至1925年欧洲百年外交史,从欧洲外交体系演变的视角,在理论上探讨如何建立稳定的国际秩序,对推动日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贡献。见解独到,线
陆奥宗光*的《日本侵略中国外交秘史》叙述1894-1895年期间的中日交涉,重在解释甲午战争发生前后在日本外交方面的背景,并非是事实之详尽记载,附李鸿章电稿90余页,有重要史料价值。译者龚德柏总结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应当吸取的八项教训,认为中国迟早必与日本一战,主张对日作战应采用长期战略。
《中国政治思想史(精)/民国专题史丛书》原为作者吕振羽1933-1935年在北平中国大学等校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讲义,共分10编,主要以中国哲学史为研究对象,注重从社会形态及其内在机构等方面考察分析思想史的走向,是一部以中国哲学通史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思想通史。因为是讲义,所以内容通俗易懂,既有一定的学术性又有着一定的
本书写于清末,主要叙述自鸦片战争至1911年铁路大借款期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大事件,由于清政府的软弱和无能,丧失了许多国家权利。以我国失败之外交为主眼,希图唤醒国魂,实现救国宏愿。较好反映清末我国的历史与社会现状,通过这段外交史的描述,使人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