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栖息地空间观测技术与方法》以世界自然遗产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兼顾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面临的问题,系统阐述空间信息技术对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类的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估与预测的技术与方法。《大熊猫栖息地空间观测技术与方法》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自然遗产地与空间观测、自然遗产地空间监测技术与方法、动物生境要素
海山是深海大洋中的显著生态景观,以其独特的生物群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巨大的资源价值,成为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自2003年,随着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船“科学”号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发现”号水下缆控潜水器的应用,我国在深海生物多样性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前列。《西太平洋海沟洋脊交联区海山动物原色图谱》基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动物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从事生物安全和高致病病原体操作的优秀专家,起草了这《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指南》手册,用于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指导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培训、操作和检查。《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指南》适用于动物实验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培训和起草相关文件使用,可以帮助生物安全相关
《南四湖地区鸟类图鉴》收录南四湖地区分布鸟类294种(304种及亚种),隶属于20目67科153属;253种(255种及亚种)有标本或照片,曾采到标本的有176种,近年来拍到照片(近3000张)的有210种,既有标本又有照片的133种,只有标本、无照片确认现状的44种,只有照片的76种,仅有文献记录的有40种;种数比历
动物睡觉的方式千奇百怪: 有的在地洞里睡, 有的在树上睡, 有的头朝下睡, 有的单腿站立着睡, 有的超级能睡——一天大约睡20个小时, 有的精力旺盛——能一边飞一边睡…… 动物睡觉为什么有这么多讲究? 它们睡觉的时候会做梦吗? …… 本书用诙谐的语言,跨页大幅插图,拟人化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十几种动
动物吃饭的方式五花八门: 有的只吃一种树叶, 有的会吃自己的便便, 有的吮吸香甜的花蜜, 有的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 有的饭量巨大——一天吃几百千克食物, 有的聪明灵活——会利用工具给自己开小灶…… 动物吃饭为什么有这么多讲究? 没有牙齿的动物,怎样吃饭呢? 没有胃的动物,如何消化食物呢? …… 本
翻开《濒危动物,你们还好吗?》这本书,许多关于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的生物的故事就一一呈现。对于这本书中的某些部分,我们可能会感到很熟悉,但是对于有的部分,我们还是会感觉很陌生。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都需要我们的帮助。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关心和记住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是很重要的事情。
科学是什么? 怎么学科学?怎么用科学? “科学全知道系列”用有趣的科学故事讲述科学知识,培养孩子探索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让止孩子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发现之旅:鸟的世界(动植物篇)》介绍了比较常见的20多种鸟类,如鹫、鸽、翠鸟、燕、雀、伯劳、画眉、极乐鸟等,以大量细节图片,向读者直观地展示了这些鸟类的外观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等知识,让读者在充满趣味的说明中了解了关于常见鸟类的丰富知识。
你知道吗?一枚蛋或一颗卵里蕴含着创造新生命所必需的全部元素;许多动物的生命都是从壳中开始的;哺乳动物相对于其他动物会得到父母多的照料;大多数动物在寻找食物时都要运动,所以,它们的身体必须有骨骼作为支撑:对动物来说,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历程可能会很短只需要几个星期,也可能会很长长达数年。超过200张图片和丰富的趣味知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