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费孝通谈民族和社会》的全新增补修订版,共收录费老19332003年间发表的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代表性学术文章共126篇。按文章主题分为民族研究意义及方法民族历史与发展社会学及学科建设社会研究及调查四编,各编文章按写作发表时间排序,并将其代表性民族志作品《花蓝瑶社会组织》,以及《桂行通讯》《关于追悼
社会语言学的学术训练,养成了作者符号化的认知习惯与关注变异的阐释风格,这也体现在她对个人境遇、文化景观和社会变革的讨论中。本书辑录的十篇,完成于作者在国内外学术考察和实地调研的路途中,呈现了语言人类学者观察他者的方式,以及由此可以看到的自我与世界。
古希腊戏剧中的神话类型——酒神型与日神型被公认为西方文化体系里两个重要的文明类型和仪典范式。其中,酒神作为纯粹的西方仪典叙事范式,更是西方戏剧和西方文学的滥觞。在西方学术史上,悲剧被认为源于酒神仪式。《文学与仪式: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从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仪式的文学人类学解释、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至少包含以下六种意识:国情家底意识、历史主流意识、政治法制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共同发展意识、共建共享意识。本论文集中的论文
《自我的解释》是国内人类学界*部自我民族志著作。作者以他69年的人生经历以及69篇日记作为自我研究的对象,对生性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再阐释,回应了国际人类学界的文化决定论、文化一个性观等相关理论,提出了文化性一个性一生性的新的解释模式。继《他者的表述》(《对蹠人》系列民族志之一)后,该书进一步实践了主体民族志关于三重主体
四川大学2011计划-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主要依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学科点成立。该学科在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里设置了文学人类学方向,进入21世纪后,获得教育部批准、国家学科目录*的文学人类学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内自行增设,与
本书从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表现、机理、特质、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于了解网络社会发展规律,加强网络社会治理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当代中国社会的日常工作学习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如何引导公民在网络社会中思想变化和价值取向,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自觉调整和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形成网络言行合力,增长网络
本书主要以社会学为基础,参考了人类学、人口学、政治学及种族与族群研究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案例,结合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介绍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西方民族社会学、中国传统族群观和族群关系史等内容,以及大量国内外的研究实例。 第二版在前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补充了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民族理论研究的新发展,更新了
本书介绍了特区精神的形成,阐释了特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论述了特区精神的传承路径和独特的时代价值。
《人类学仪式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是以仪式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专著。人类历史和文明离不开仪式。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可资为证。仪式交织着神话原型、英雄祖先、民族认同、民俗节日、时序庆典,甚至日常生活等复杂内容,并被视为历史的“集装箱”,容纳若特定人群、族群乃至民族的集体记忆。因此,仪式是传续性的活态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