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20世纪初欧洲现代艺术中的纯抽象审美现象,从美学内因、神秘主义观念和造型形式等多个层面对纯抽象艺术发生的动机和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发掘被西方中心主义艺术史叙事边缘化的欧洲抽象艺术先驱,并对纯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抽象理念的萌生缘由、创作实践的美学策略及其理论写作的核心观点展开详尽分析,全方位梳理
本书主要着眼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绘画藏品,并从2300余幅藏品中精选50幅绘画珍品,除了对画作本身进行了解读,并对不同画派的特色,还有艺术家的生平都做了比较充分的阐述,涵盖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等各个时期的主要风格,以及近代的印象派等,其中不仅包括了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也囊括了扬·凡·艾克
位于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建于18世纪,有“小卢浮宫”之美誉。它不仅是世界上伟大的博物馆之一,亦是收藏西班牙艺术作品非常全面、权威的美术馆。本书以馆藏历史题材作品为线索,带领读者一一体验弗拉芒画派的大胆虚构、威尼斯画派的丰富色彩、佛罗伦萨画派的精准造型及塞维利亚画派的世俗情趣。
绘画构图学是研究绘画艺术构图和画面结构的原理、规律与技法的应用性绘画理论。本书从绘画构图学概述及基本要素、绘画构图脉流与表现形式、绘画形式语言与空间构成的关系、绘画构图的立意与呈现、绘画构图的方法与规律、构图形式语言的综合运用等理论角度出发,分为六个章节阐释绘画构图学的概念、要素和应用原理。将复杂的理论通过案例解析以达
本书作为介绍西方抽象艺术的经典之作,这本重新修订的发展简史保留了将艺术流派置身于旷阔的文化背景中的叙述基础,从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的开创性工作,梳理至俄国构成主义、风格派和包豪斯,其中还对比了20世纪30年代至40年欧洲几何抽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表现主义之间的区别。本版新增的内容还将时间轴拉进20世纪80年代
本书内容共有七章,分别从绘画的整体理论,中西方绘画的艺术体系,绘画艺术的创作与技法等进行了宏观分析,然后围绕中西方绘画的各个类型,对其理论、表现语言、表现手法、艺术形式等进行分析,并选择其中经典作品进行赏析。
本书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讲以材质为内驱力的第一次流变,第二章是讲以相对应绘画题材技法的成熟为内驱力催生的第二次流变,第三章是讲以创作主体趣味不同导致的第三次流变,第四章是讲以地域为内驱力导致的第四次流变,第五章是讲绘画观念对撞所产生的动力导致的第五次流变。本书作者将中国绘画史流变的路径地标凝练为材质、画科、画种、画派
本书的浓缩了2500年的西方美术史,针对艺术品背后的历史及背景做介绍,一本书在手,即可对名画侃侃而谈。本书解读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的卢浮宫博物馆中镇馆之宝和绝世珍品--65幅世界名画。这些名画代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绘画风格,价值观和历史文化。从罗马、宗教美术到文艺复兴欧洲绘画时代开启的作品,到新古典主义、浪费主义,每
本书从起源的、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西洋绘画是如何被命名的,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绘画实践的发展如何回应现代艺术领域的境况,以及画作的名称如何型塑了从勃鲁盖尔和伦勃朗到当下这段时期人们对艺术品的接受。作者以17和18世纪艺术资助的衰落和艺术市场的兴起开篇,作者注意到这一时期还伴随着画作传播速度的增长,以及公众观看的民主化,这促使了
本书是18世纪法国艺术家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的的作品展,呈现了他的62幅作品,以及作为灵感来源或受其启发的其他艺术家的7幅作品。弗拉戈纳尔先后拜师于夏尔丹和布歇门下,涉猎广泛,博采众长,创作了众多田园画、风景画、雅宴体画、爱情寓意画和肖像画。他表现力出众,尤其擅长表达充沛或幽微的情感与诗意梦幻的布景,既描绘纵欲、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