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史为鉴知兴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概述、天涯何处是神州——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无可奈何花落去——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等,共十讲。具体包括:中国近代史概述、中国现代史概述等。
《近代史学刊》教育部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由马敏主编,登载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包括专题讨论、研究论文、研究综述、书评、史实考订、学者书札、学术信息等,自第11辑起,由我社出版。现已出版到第26辑。本辑《近代史学刊》包括20篇文章
本期共刊发七篇近代史料。《阎敬铭家书》系晚清廉吏阎敬铭致其子侄信函,《仪若日记》(四)为清末外务部尚书邹嘉来晚年日记,《屠寄致赵凤昌信札整理》收录晚清史学家、文学家屠寄致赵凤昌信函32通,均反映了清末民初政情与社会的多元面相。《〈清华周刊〉早期留学生通信补辑》辑录该刊发表的留学英、法、日等国的学生通信,为了解及研究近代
本书以时间为线,选择重要年份入手,解析对于中国近代历史走向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以此串起一部中国近代史。作者试图打通清末民初,从“中国现代性”的全新视角出发,讲述中国近代史,把中国近代史从王朝统治史、没落士大夫、“军绅”官员和激进的民族主义者的叙述视角中拯救出来,还原一部民众的历史。
本书主要利用报纸等一些以前不大受注意的资料,为清末十年的历史增加一个新的面相。勾勒出二十世纪初期的文化思想与社会运动,从不同角度重新观察旧王朝末年的一些新兴事物与新兴现象,厘清清末启蒙志士的主张、做法。
本书严格遵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的基本观点,并努力借鉴、学习、包容、吸收了学术界最新观点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在体例上以专题内容呈现。每个专题由理论知识模块、实践教学模块、自主学习模块、训练考查模块构成。在内容上,本书以教材为依据,适当增加历史资料,并借鉴了历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
本书是蒋廷黻创作的历史类著作,于1938年首次出版。该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成为该书论述的主线。作者提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的观点,并用四章分别描述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强的四个选择,重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画卷。
本书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依据,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每章分为“导航篇”“理论篇”“实践篇”三个板块,“导航篇”对本章知识框架和知识要点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对本章主要知识点有一个总体了解;“理论篇”包括要点解析、延伸阅读、精选和习题演练四个模块,可帮助学生深入学
本书分为新史料、专题研究、史料钩沉、民国文献整理研究、研究综述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孔宪质日记(1938);贵州独山县盖寨村六通民国时期碑刻考释;新见夏衍佚文五篇考;新见白采小说与日记辑述;民国文献整理出版年度报告(2019)等。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打造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金课,这既是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施05方案的初衷和目的,也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本书汇集了近年来我们承担的多个省部级和校级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取得的多个省部级和校级的优秀教学成果,均是实践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