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苏轼、李清照、陆游等50多位名家,精选272首诗歌,讲述两宋诗词发展轨迹。共八章,包含北宋前期诗歌的革新历程、宋初词坛与柳永的变革、苏轼的诗词成就、北宋后期的诗词创作、两宋之际诗词的嬗变、陆游与“中兴诗人”、辛弃疾与“辛派词人”、南宋的格律词派与晚期的诗歌走向等,并附录了柳永、周邦彦词论。
“桐城诗学教育”是将地域文化与诗学教育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桐城诗学教育》针对这一问题,从诗学精神传承与发展、诗学文献的构建与传播、诗学与教育的互动三个角度出发,关注明清至近代诗学教育在桐城以及全国所发挥的重要意义。
本书是一本关于现当代诗学教育的文集,也是一本以“生活”为视角的诗学论文集,其宗旨在于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诗教模式——生活诗教。生活诗教是一种以诗为媒介来教人如何诗意生活的诗教,在诗歌观念上认同诗是一种向善的生活方式,在诗歌批评实践中坚持阿诺德所谓“生活的批评”。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诗经》主要发挥了政治教化和文学教育两方面的功能,二者血肉相连,密不可分。本书以时间为序,分别考察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等阶段的《诗》教情况,既充分把握不同阶段的《诗》教特点,又注意到政治教化与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理论、实践、教材等不同角度探讨《诗》教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转变,以期古为今
《中国传记评论》为中国海洋大学“传记与小说重点研究团队”负责编辑的学术辑刊。本书包括五大板块,包括特稿、中国古代杂传整理与研究专题、综论、传记与小说、学人书事。
本书是“中华典藏”丛书中的一种,内容依据《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千字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声律启蒙》改版而来。本书结合实际情况,对《千字文》《声律启蒙》进行系统解读,包括原文、注释、大意、知识拓展、释疑解惑等,知识拓展、释疑解惑简要介绍书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方便读者使用。为读者读透这部经典提供有价值的版本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很是经典,作为《红楼梦》中颇有争议的人物之一,花袭人直较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脂批”下的袭人形象、文献中对袭人的研究入手,重点探讨了袭人的多重形象、形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多年来被误解的原因,重新对袭人的“花解语”“陋”与“贤”等进行剖析,并与晴雯和平儿进行
“连珠体”作为文体界的一株奇葩,源远流长。它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中的活化石,贯穿我国古代文学史、汉语史、思想史的发展。以往学界对连珠体的整理与研究多集中在唐以前的四百二十一首作品,其实唐以后连珠体的创作,无论是项目还是作者都更为可观,值得深入研究。本书从四部群书中收集到连珠体文献三千余首,基本上能够反映历代传世连珠体文
当一段历史化为平仄的诗篇,留给后人的是长卷瑰宝,荡气回肠……乌衣巷,朱雀桥,堂前燕,夕阳斜。一曲琴瑟余音袅,多少风流千古中。读唯美的诗文,品缱绻的情,美酒入愁肠,风骨化沉香。
唯美诗文,国学经典,同类《阅读大中国》诗词系列,畅销十余年,热卖超100万套,赏国画大师传世名作,品国学经典醉美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