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维特根斯坦选集>文本研究》以自建的英文版《维特根斯坦选集》语料库为基础,尝试性地探索学术语篇和语言哲学相结合的全新研究路径,运用语言学范式深入分析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的概念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比维特根斯坦与索绪尔以及维特根斯坦与乔姆斯基的语言观,验证其语言哲学思想的历史流变,较为清晰地勾勒出这位哲学巨匠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这本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
《理想国》是柏拉图zui重要的代表作,不仅因为《理想国》内容全面、系统,更重要的是:这部著作zui能体现柏拉图的创作意图,使读者能够从柏拉图的政治理想和当时希腊城邦的社会现实出发,理解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真实依据、现实针对性的历史意义。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
西蒙娜·韦伊(SimoneWeil,19091943)是难以归类的:爱国者,神秘主义者,社会活动家,笃信体力劳动救赎价值的知识分子,渴望感性美的禁欲主义者,向往进入天主教会的世俗犹太家庭的女儿。三十四岁在贫病交加中离世,留下丰厚的思想遗产。这本小传不仅追溯了西蒙娜韦伊在宗教、哲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复杂的思
原名为AHistoryofWesternPhilosophy,公版书。192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近百年来一直有再版,从未有中译本,此次放入沙发图书馆·星经典系列。列在homeuniversitylibraryofmodernknowledge丛书中,同一丛书中还收入罗素《哲学问题》、摩尔《伦理学》和J.C.Bury
本书是著名诗人弘征先生今译、注释、赏析的《唐诗三百首》。古诗今译很不容易。弘征先生长于新诗、古体诗,是古诗今译的难得人选。本书译文,对原诗理解准确,又保存了原诗的诗味,注释精练,赏析也十分贴切。初版后,得到过公刘、刘章等诗人的赞赏。本书由漓江出版社初版于1990年代初,印过多个版本,几十次重印,去年合同到期后,弘征先生
本书是《柏拉图全集》增订本第十册,本册包括伊庇诺米篇、大希庇亚篇、阿尔基比亚德上篇、阿尔基比亚德下篇、希帕库斯篇、克利托丰篇、塞亚革斯篇、弥诺斯篇、德谟多库篇、西绪福斯篇、厄里西亚篇、阿西俄库篇、情敌篇、论公正、论美德、神翠鸟、定义集、书信、诗句集等。译者除了对原译文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外,还做了较大改动有:(1)原版中
康德哲学的理性主义之特点恐怕是治康德学的人基本上都接受的,康德哲学中对经验论和唯理论所做出的调和与折衷也是被学界所广泛认可的。除此之外,康德哲学中的情感因素,一般说来,大部分人都认为会集中体现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尤其是康德早期著作《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以及《判断力批判》有关审美的判断里面。基于上述观点,当我们面对康德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之圣,是“西方的孔子”,他给了哲学以有力的推动,以至直到整个古代世界的终结,哲学都没有离开过他所指引的道路。他的思想、言辞、生活和死亡,都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他的危机意识、牛虻精神和拯救社会道德的行为成为知识分子的人格典范,甚至他被不公正地处死,都使西方文化披上了深刻的悲剧性色彩。本书是苏格拉
《沉思录》是古罗马帝国皇帝玛克斯·奥勒留的一部哲学思考札记,全书以格言体写就,分为12卷,共497则。各卷无明确的系统划分,各则之间也没有确切的联系,有的很简单只占一两行,有的多至数十行。沉思录的名字是后人添加的,这部书原本不是为了出版给人看的,只是作者和他自己心灵对话的记录,也是作者每日三省吾身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