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科学知识问答(汉英对照)》用大量文字阐述大熊猫的概况,就是想告诉人们,大熊猫能够存活至今,是经历了地球沧桑变化和人类伤害等无数磨难的。在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在了解大熊猫保护的艰难和广大科技人员的付出后,更希望读者思考一下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否直接或间接地为保护大熊猫
长久以来,我们就深知动物每天能极度精准地在水中、地上和空中穿越遥远的距离。但直到近日,研究者才了解这种令人惊叹的导航能力背后的机制。《自然罗盘:动物导航之谜》一书生动而详尽地展示了动物所采用的各种导航方法,范围从家巢附近到全球。著名生物学家詹姆斯·古尔德与大众科学作家卡萝尔·古尔德深入探究了这些精巧雅致的导航策略与它们
黑颈鹤是全世界15种鹤类中终生生活在高原的物种,也是晚被科学界发现的一种。然而,在黑颈鹤的栖息地,它自古以来就家喻户晓,甚至无处不在——在史诗中被记载,在民间故事中被传颂,在诗歌中被传唱,在壁画中被描绘……当然,它更是起降于湿地的晨昏,漫步于草原和农田,飞越明澈的蓝天与白云,栖息在牧人和农民的眼中与心头。黑颈鹤体态优雅
雪豹作为高山—亚高山生态系统的捕食者,也是亚洲中部山地具代表性的旗舰物种;对雪豹的成功保护也意味着整个生态系统得到保护。然而雪豹行踪隐秘,人们对于它们知之甚少,这极大地阻碍了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守护雪山之王: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对作者团队及国内其他科研机构已开展的雪豹相关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将现
本书是基于湖南通道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监测成果汇集而成的鸟类野外识别手册。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鸟类学常识简介;第二篇介绍鸟类野外观察与识别技巧;第三篇介绍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概况、鸟类栖息地类型及鸟类本底资源状况;第四篇为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彩色图谱,选取公园内代表性的120种鸟类的原生态图片,配以鸟种的野外识
这是一本介绍地球上有毒动物的科普书。数千年来,人类对毒液深感着迷,无论是它迅速发挥功效的能力,或是极小量就足以造成伤亡。半个世纪前,研究人员发现“毒液”的传递方式会影响其作用:吃下去可能无毒,经由皮肤或其他途径接触却会致命!生物学家克丽丝蒂.威尔科克斯探索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有毒动物,带领读者了解毒液如何演化、其细致的运作
本书是一份图文并茂、浅白易读的森林动物调查报告书。主要以小原真史对生态摄影师宫崎学的采访形式呈现。从如何布置无人相机、怎样在密林中找出野生动物的踪迹等问题入手,逐步深入,探讨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样貌、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互相影响、以动物之眼反观人类等深度问题。书中还收录了宫崎学的专栏文章,介绍无人相机抓拍到的
《中国茂兰两栖爬行动物》介绍了中国茂兰地区两栖爬行动物94种,其中两栖动物2目8科18属32种(含1未定种),爬行动物2目12科39属62种,包含新种1种:荔波异角蟾;茂兰地区特有种3种:荔波壁虎、茂兰瘰螈、荔波睑虎。多数物种都配有彩色照片和在茂兰地区的分布图,以及详细的形态、生态环境描述和可量性状的测量数据。
《中国海浮游桡足类图谱(第二版)》对我国海区浮游桡足类的名录和图谱进行了总结,查明了我国海区的浮游桡足类的种数;多年来,桡足类的分类系统发生了变化,一些种的学名有变动,《中国海浮游桡足类图谱(第二版)》总结了发生变动的种名录;对我国的浮游桡足类的分类图谱进行了收集整理,以方便查阅;将我国海区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芋螺毒素是一类富含二硫键(也有少数不含二硫键)的活性多肽,多数由10~40个氨基酸组成,能特异地作用于各种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受体。《中国南海新型芋螺毒素的克隆、纯化、结构和功能研究/同济博士论丛》深入研究了其分子结构和生理学特性,为芋螺毒素的研究与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