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水创造生命,培育人类文明为背景,通过介绍人类数千年改造江河、利用水资源的历史进程,深刻阐述了“善治国者必先治水”这一重大治国理念。本书前半部分描述了当代中国治水历程的成就与经验,反思了当今世界和中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等水危机,深刻揭示了治水在当代中国的战略地位。后半部分重点以习总书记提出的“
本书为历史纪实文学,对与“一路一带”具有密切历史渊源的中国古丝绸之路进行了多方位的展现。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对丝绸之路所涉及的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历史进行了严肃而生动的描述,再现了沿线当年的社会人文和自然风貌,弘扬传统文化,对增强民族自豪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八年抗战的记录中,中国远征军的历史从来是鲜为人知的。在战争中幸存的战士经历如何?他们是谁?为何当年会不约而同毅然参军?战士的自述,有血有泪,至情至性,激昂处令人血脉偾张,哀婉处令人泫然泪下,不胜欷歔。本书呈现了两幅鲜明不同的历史图像:一幅是年轻远征军在大时代颠沛流离的激情,另一幅是退役远征军在晚年时向莘莘学子细说往事
将于2016年新推出的“年度中国法治文学精选”共两卷,分为纪实文学卷、小说卷,代表上一年度法治文学创作在纪实文学、中短篇小说方面的较高水准。这是中国法治文坛第二次主办全国年度法治文学作品精选的征集编选活动。《真假之间》是其中的纪实文学卷,包括著名作家、记者等于上一年度发表的法治文学的精品力作。
《血凝长河:抗战中的黄河记忆》以黄河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经线,以有关人物为纬线,经纬交织,相互辉映。书中每节都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线索,展开情节推演。毛泽东、蒋介石、张学良、阎锡山、孔祥榕、刘和鼎、陈慰儒、蒋廷黻、冼星海、张光年、苏冠军、徐福龄、塔德……这些人物,有些是彪炳千秋的人民领袖和历史伟人,有的埋在时光静深处,鲜为
本书将河南日报全媒体系列报道“四个全面大家谈”结集出版。内容包括:走进永城——农业集群“舞动”中原;走进郑州高新区——“互联网+”的机遇与变革;走进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学习技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走进信阳平桥区——美丽乡村我的家;走进开封——“文化+”无限大等。
作者党宪宗历时十年观察、三年走访,深入几百户农民家庭进行调查,写出了这本讲述农民家庭供养大学生之累、之难的报告文学作品《沉重的母爱》,触及、剖析了当前沉重的社会现实。
《沉重的回报》是作者继《沉重的母爱》后的又一力作。该作品把对于社会问题的视觉转移到了儿女这一代人,作者通过数年多次采访,讲述了农民父母为儿女上大学付出沉重的代价后,儿女又是怎样回报父母的故事。其中有对当今社会人们道德缺失的审视和反思,也有对真善美的感人事迹的慨叹,笔触细腻真实,发人深省。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年,是“十二五”规划目标顺利完成的一年,更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头一年。上海主流媒体对2015年的重要新闻事件积极报道,精心策划,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故事,不断增强新闻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现将其中的精品力作及对其精彩点评,汇编成书,以供新闻从业人员和
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三十多年所写并公开正式发表的各类新闻报道。从基层报道到厅级岗位上的全面综论,涉及村、乡、县、市、省各个层面。分“记事篇”、“写人篇”、“说理篇”,题材丰富,语言生动,对今天的新闻报道写作仍然非常有建设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