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发现儒学(精)/尼山儒学文库
一多不分--儒学与世界文化新秩序(精)/尼山儒学文库
本书致力于将孔子之学以及历史上的儒家学派与儒者之学置于社会历史的总体背景之中,对其学术思想内涵及各种可能的意义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诠释与解读,故堪称体现儒学“现代化转型”理念的典范著作,颇具时代前沿意识与传统学术观念转型思维。本书具体分为孔子与儒家的理念、儒家信仰与宋明理学等四部分。
本书以类似“儒学小史”的形式,梳理了从先秦至清代儒学形态、学派的衍生与分化,提纲挈领地阐述了历史中几位重要的儒学家的思想学说,如荀子的“隆礼重法”“化性起伪”,朱熹的理气论、修养论、宗法思想,阳明心学的道德自觉,戴震的“遂民之欲”等。同时结合郭店竹简等出土文献,重新挖掘存世文献中的学术盲区。另外,作者还研究了了韩国儒学
尼山是儒学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就像孔子“元功济古,至道纳来”那样,尼山作为孔子出生地,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她虽然“奇不过三山,高不过五岳”,但令人仰止。可以说,尼山是“一座震古烁今的文明之山”,是“一座弥高弥新的思想之山”,是“一座栖息心灵的精神之山”,是“一座弦歌不辍的教化之山”,是“一座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历史上部用极富诗意的语言阐述哲学思想的巨著,历代著作众多。现查到各种外文版本的《道德经》已有1000多种,是被翻译成外文发行多的名著。 该书包括老子《道德经》原文、译文、心读三部分,原文依据王弼本,译文以原文逐句译为现代汉语,心读是作者对老子思想、《老子》
本书是一部社科专著,在充分占有史料并严谨辨析论证的基础上,以活泼生动的问答文体,请出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现身解惑答疑,从而系统全面地呈现这位伟大先哲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脉络。 本书作者王长华教授在先秦诸子领域研究有年,学养深厚。透过本书,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孔子的独特人生和他生活的时代,学习和体会孔子历经漫长时
本书共分八章:经史关系论;史学旨趣论;史书义例论;名教风化论;信史求是论;史料考据论;直书史德论;史学二重性论。主要内容包括:孔子与六经、“六经皆史”说、“六经皆史”说的史学意义、“无益而书,岂若遗而不载?”等。
启予国学丛书——道德经新说
在历史中的任何时代,总有不得志的人;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总要遇到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问题。庄周哲学并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为如意。它不能解决问题,但它能使人有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这些问题就不成问题了,它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取消问题。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