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谦先生一生致力于考古学研究和教学,奔波在课堂和田野间。六十年来,足迹踏遍祖国大地,用手铲释读天书,寻找着中华文明远古的辉煌。在北京大学教学60年,桃李满天下,研究成果等身,道德文章双馨。收录李伯谦先生的弟子们与受惠和受教于先生的人们回顾先生的教育教诲的点点滴滴。围绕李伯谦先生学术思想体系进行学术性的研究。
本书集选作者近20年在国内外辑刊、杂志所发表有关古代陶瓷研究的专题论稿计13篇。所涉及古代陶瓷的时间跨度从唐宋及明清,有些还是非常重要的城市考古调查一手材料。图像数量庞大珍贵,论研角度新颖,不少结论广受学界瞩目,许多话题今天仍是研究热点。
唐家坳窑址位于湖南省醴陵市枫林镇唐家坳村,分为马冲区、李家坳区、李家弄区和石桥区共四个发掘区,烧造年代约为南宋至元代。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窑址出土大星瓷器和窑具标本,釉色品类以青白釉为主,另有部分青釉、酱釉、双色釉、青花等。本书精选了唐家坳窑址出土
本报告主要包含概况、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及结语四个部分。概况主要介绍了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以往工作、本次调查概况等。旧石器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次旧石器地点调查情况及采集标本等。新石器部分主要介绍了调查发现的新石器遗址的情况,主要包括遗址和采集标本。结语主要是对发现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初步研究和认识。
温州曹湾山遗址于2002-2003年发掘,共清理发现30余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和大范围的建筑基础遗迹,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石玉器和各类标本。遗址确认了好川文化在瓯江下游地区的分布,极大地丰富了好川文化的内涵,对于构建浙南早期考古学文化谱系序列具有重要的意义,温州的文化史也自此肇始发端。2013年,曹湾山遗址
马坝人与石峡文化研究(岭南文化书系·韶文化研究丛书)
戏曲文物是指含有戏曲相关内容的历史文化遗存。百年戏曲文物研究,几代学人或专研、或旁及,筚路蓝缕,成果卓著。戏曲文物研究是专门以这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与戏曲相关的实物史料为研究对象,考察论证有关戏曲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面貌,借以观察戏曲艺术形态的变迁历程,探寻戏曲艺术本身、戏曲与人、戏曲与社会之间的文化景观的专门领域。戏
本书以唐代名碑的历代拓本研究为内容,以唐代时间发展为线索,收录从初唐至晚唐时期的碑石、墓志拓本凡125件,为目前国内同类书籍中品类最全、数量最多。内容对于研究唐代书法艺术、历史、文学、碑帖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其中包括有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皇甫诞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柳公
本书收录了28篇论文,内容包含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汉代文字、《说文》等研究,出土文献与史学研究以及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三部分。古文字研究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古文字考释、古文字构形研究、谐声系列的整理和字词关系研究等;出土文献与史学研究部分主要是利用汉简讨论两汉时期的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及经济史问题等;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
《如何做考古学研究》是一本专门针对考古学方向学生的研究指南,它以当前考古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为基础,系统讨论考古学研究的基本主题:首先是一些考古学研究的基础问题;然后讨论近些年来在学生论文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研究视角的选择,立论原理与关键概念的关注;再后是方法问题,我们用的什么方法和逻辑组织去深入研究;接下来涉及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