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正确指导山西省煤田地质工作方向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内容为山西省六大煤田地质背景研究、构造形态和展布规律、构造成因和演化、构造控煤作用研究。依照山西省煤田构造地质特点及赋煤构造单元的划分,总结归纳了山西大地构造背景,山西煤盆地与控煤构造,山西煤田构造基本特征,山西煤田构造分述,构造对非煤能源聚集和赋存的控制作用特征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全球性挑战之一,也是全球每个城市面临的关键问题。城市安置了现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来源,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场所。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深刻的挑战。本书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环境政策以及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城市政策问题出现的历史背景,研究了在城市政治
本书主要记述了1951年至2021年,黄河中游水文事业的发展历程。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局主要负责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的水文工作,该书对河龙区间的区域概况、水文特征、主要河流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对中游局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此外,对于河龙区间历次大洪水情况、河流含沙情况、水文监测项目、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等
相比陆基、海基、空基监视手段,天基海洋目标监视具有覆盖范围广、不受空域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等优势,是海洋强国争相发展的监视手段,也是海洋目标监视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低轨巨型遥感星座和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的快速发展,多源卫星对海洋目标探测信息的融合处理已成为海洋强国和相关组织研究的热点方向。目前,应用于海洋目标监视的卫
本教材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风景游憩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编著而成。全书系统地论述了游憩的基本概念和意义、风景与游憩的关系、风景游憩规划的理论基础、风景游憩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城市游憩规划、乡村游憩规划、原野地游憩规划与管理、类型化的游憩规划等内容。书中采纳了当前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基于
本书是陕西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成果之一。本书在全面收集陕西省2018—2022年综合防治体系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貌单元(陕北、关中、陕南),遴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40多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展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投资概况、实施方案、治理后取得的社会效益。本书的出版将为全省
本书共分六部分。包含第一部分地震资料解释基本方法。主要介绍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岩性解释理论方法、常用软件操作和注意事项。其余五部分分别为,地震资料层位断层解释课程设计、地震资料构造成图课程设计、地震资料地震相解释课程设计、地震资料属性分析课程设计、地震资料反演课程设计,各部分课程设计内容包含课程设计大纲、任务书、指导书。
本书首先介绍超深层地球物理勘探基础与应用研究,成功研发高温高压原位测量实验设备及平台,进行超深层重磁电震物性参数分析和超深层重磁电的模型正演研究,为超深层地球物理勘探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在此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超深层重磁电弱信息高精度采集处理技术、大吨位低频可控震源广角地震采集技术、重磁电震约束与联合反演技术、复杂超深
本书以滇池流域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选取1988年、1998年、2008年、2018年四个时相,以遥感影像、中国气象数据网站点数据、DEM数据等相关资料为基础,利用ENVI、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对滇池周边湿地1988-2008年近30年景观格局多样性的规律进行定性和定
《山洪来了,如何防范与应对》在“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旨在为山洪易发区的干部群众提供一套系统的山洪灾害应急防范应对知识,以期提高基层防范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发挥作用。本书不仅涵盖了山洪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