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问题研究》为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辑刊,内容涉及中东历史、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它将成为我国中东研究界进行学术交流的又一重要平台,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中东研究事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辑设中东政治与外交、中国与中东关系、古代埃及历史、中亚研究、书评等栏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编撰的《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2013/2014)》推出了。本版报告沿袭了前两版的模式,对过去一年的全球核领域相关事件做了综述,对有关国家的核战略力量建设、地区核问题、核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反映出当前国内研究此领域专家的前沿水平。
伴随中法关系的快速发展与逐步深化,中法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号角已经吹响,非洲将成为中法博弈的主战场之一。《21世纪中法对非洲战略比较研究(2015)》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中法两个域外大国对非洲文化、经贸、公共政策等方面的战略异同,并通过三方互评的方式,较客观地展现了中法在非洲的战略实施的方式、方法及效果,也为今
《世界地区性民族问题研究(当代岛屿争端)》试图通过考察地区性民族问题、民族主义与地区化在全球化时代的特征、作用及其与地区主义的互动关系,阐释当代世界岛屿争端的内涵与特性,揭示民族-国家理念的症结所在,总结当代世界族际政治实践,分析人类民族过程的未来发展趋势,构建多族体结构下的族际政治准则,发展多民族国家理论,加强现代多
《共产国际与南京国民政府关系史/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学术丛书》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巩固为基础,以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活动为主轴,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从1927年至1945年期间,共产国际、苏联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史,同时,也用较重笔墨讲述了共产国际、苏联在此期间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史,阐述了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问题的理论、方
《均衡中的困境美国对阿富汗政策研究》系统阐述1947年冷战爆发到1961年艾森豪威尔政府结束期间的美国对阿富汗政策,以及在此过程中美国、苏联、阿富汗围绕各自国家利益展开的政策互动。 冷战初期,美国在西南亚地区构建了包括巴基斯坦、伊朗和土耳其在内的反苏军事体系。关未将阿富汗作为反苏战略据点。20世纪50
本书是首届联合国研究青年论坛获奖论文集。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阐述了联合国与南南合作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南南合作的动力、新型南南合作、中国的发展理念、全球互联网治理、金砖国家、创意产业、公私伙伴关系、保护的责任等。这些研究反映了联合国与南南合作中的若干新课题和新趋势,对于我们把握南南合作的特点和意义,利用创新南南合
本书是“中国、法国和非洲三方合作”论坛与会者的论文合集,并按照文章说涉及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涵盖了中非法三方合作的安全、经济、教育、医疗援助、合作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内容联系实际紧密,专业性较强,通过观点沟通和思想碰撞既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意义,又能为我国相关方面的战略研究与决策提出一些比较实际的措施。
卡斯特罗政府时期的古美关系是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中*引人瞩目一对小国与大国的对抗。本书运用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对卡斯特罗政府时期(1959~2008)古美关系的演进进行了系统阐释,重在解读影响古美关系本的多层次因素以及古美关系的发展对古巴和美国的影响。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学者对尼克松时期中美关系的研究置于白宫尤其是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忽视了美国国务院等机构的作用。本书根据尼克松政府时期的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等档案资料,以及历史活动参与者的回忆录和口述资料,解释尼克松**个总统任期内美国国务院在外交事务中职权的形成,梳理它在中美关系缓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