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青年团史稿(套装上下卷)》共分九章,分别介绍了三青团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目的、成立及初期的活动、团务的发展与调整、三青团的四大支柱(组织、训练、宣传与服务)、地方及海外团务活动、三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三青团的危机与苦撑、抗战胜利后团务的紊乱与衰落以及党团合并与三青团的终结等。
本书是《金陵全书》之一种,为民国时期南京市政府所编的重要档案资料,内容涉及财政、交通、市政设施、道路建设等方面,是研究民国时期南京政治、文化、市政等方面的重要文献。
本书是《金陵全书》之一种,内容包括:修正南京市工务局管理汽车行规则、南京市取缔垃圾清洁规则等。
本书是《金陵全书》之一种,内容包括:南京市国货陈列馆展览会审查出品规则、南京市牲畜家禽比赛会简章等。
《历史的博弈(帝道与臣道的较量)》考察历史博弈,品味内里乾坤,洞悉生存方略,驾驭进退规则。当至高无上的君权遭遇强劲有力的相权时,一场不可避免的拉锯战即将爆发——或是君权衰落,或是相权占据上风,或是成就了外藩——当这一切归于寂静,帝相之争便走向终结,但历史仍在继续……在这里,有阴谋,有阳谋,有联合,有制约,勾心斗角,甚而
《贞观政要》以历史经验与智慧再现了“贞观芝治”的面貌和唐太宗君臣论政的风采,是唐太宗建立空前强大的帝国的历史记录,全方位展示了著名的“贞观之治”的成功实践。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研究唐初历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对国民党特务组织在中国大陆的整个活动史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生动的记述。全书用了大量原始史料,全面客观地论述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之源起、发展及其活动,直到抗战胜利后在大陆的没落结束的历史。全书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文献性于一体,文笔严谨而生动,不仅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且拓展了
《苏区研究丛书·困境与变革·江西国统区社会动员研究:以苏区为参照(1928-1945)》为作者博士论文,主要对国民政府建立到抗战结束(大约1928—1945年)这段时间江西国统区社会动员进行研究,主要选取田赋改革、地政改革、粮食统制及农村合作运动四个方面进行进行研究,正文部分也以此四个方面逐次展开,以此来观察国民政府时
《苏区研究丛书·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以后苏区时代的赣南为中心(1939-1949)》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着以法学的视角,以地方政治转型与法制变迁为切入点,以赣南(1939-1949)为实证中心,以文本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赣南民国地方档案和地方志、史,综合运用国家、法律与社会,法的移植与本土化及现代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