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第一辑)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第二辑)
研究民歌的人去陕北,研究秧歌的人去陕北,研究说书的人去陕北,研究大唢呐的人也去陕北。对于在20世纪历史机缘中一次次托举出来的陕北音乐,大多数知识分子抱着朝圣的态度。录制了民歌,拍摄了秧歌,记录了说书,学习了唢呐。收集素材的作曲家走了,收集资料的音乐学家则必须住下来,一点点解释,为什么陕北的民歌、秧歌、说书、大唢呐,在2
融西方音乐史、曲名、作品资讯、作品解读、唱片版本指南为一体,是CD时代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指南中的最好选择。书后还附有:西方音乐史上重要作曲家与作品速览,经典唱片版本收藏推荐,著名指挥家、演奏家、演唱家资讯,以及最值得收藏的300个版本。是广大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选择唱片版本、查阅曲目资讯、购买CD的好帮手。作者:笔名林逸聪
本书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以及之前的传统音乐调查资料为基础,是对嘉兴市传统音乐--号子、山歌、小调、仪式歌曲和器乐的系统描述和综合提炼,反映了嘉兴传统音乐的风貌。
《音乐教育理论精选译丛·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卷):经典文选(1932~2010年中英文对照版)》是萨尔茨堡奥尔夫教学法论坛举办的纪念奥尔夫学院成立50周年系列活动的成果之一。这部经典文选收编了奥尔夫本人和在奥尔夫教学法的创立与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另外8位重要人物撰写的论文。这些论文发表于1932年到2010年,跨
音乐考古学是国内新兴的一门学科,贵州经历了近60年的田野考古,有关音乐考古方面的实物、图片、文字及发掘报告等资料相对分散于各地馆藏,对于出土音乐文物、器物的研究较少,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物的整理与研究较为缺乏。本书对贵州地域田野考古中有关音乐、舞蹈和少数民族传世文物进行了归纳与概述,试图对贵州多年考古发现的音乐文物
本书收集百色学院教师近五年来关于壮族民歌研究论文30多篇,从语言学、文学、民俗学、翻译学、音乐及传播学等对壮族民歌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研究。收录了《英壮诗歌的辞格对比研究——以博喻、转喻、讽喻、拟人等为中心的分析》、《接受视野下的壮族嘹歌修辞研究》等文章。
本书是中国古代音乐文献整理项目的第三辑,收录明代音乐专著63种,包括贺序隆《逸语》8卷、韩邦奇《苑洛志乐》20卷、张敔《律吕新书解》2卷、祝允明《猥谈》、吕柟《诗乐图谱》18卷、李文察《太常李楼云乐书》、刘濂《九代乐章》23卷、王邦直《律吕正声》60卷、王世贞《曲藻》、朱载堉《乐律全书十五种》、王骥德《曲律》4卷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