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整理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20年、泉州市舶司遗址2019-2021年考古调查发掘的结果,介绍了清理出来的建筑遗存、水沟等遗迹以及出土器物标本,根据发掘结果修正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宋元时期水池遗迹的南岸线位置,推测泉州市舶司遗址的四至范围大致为西南依竹街、东北到马坂巷西侧道路和马坂巷之间、东南至水门巷、西北靠三堡沟
本书是对1997年至2007年期间所发掘的辽、金、清墓葬成果的全面报道。
本书研究对象是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商周青铜器中的代表性藏品。射线成像技术提供了器物的内在结构,技术手段属于国际前沿,对认识青铜器的工艺技术和风格因素均有创新性突破,基于这些信息的研究,对重新认识青铜器的年代、产地、技术和艺术传统提供了新的结果和解决方案。
本书是对2018年追缴回国的海外流失文物晋公盘进行的研究。利用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显微技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CT)技术等对晋公盘的器形、纹饰、铭文、铸造痕迹进行了考察,回答了相关质疑,揭示了晋公盘很多细节,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拓展讨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洛阳汉唐漕运水系遗址调查和洛阳运河一、二号古沉船的发掘的基本资料;下编为在发掘、搬迁过程中,运河古沉船保护、复原研究的成果,并附以古沉船线型测绘、年代检测和船体材质检测的报告。
本书系统整理商丘地区历年来考古发掘资料,以求还原商丘古老的历史文化风貌。全书共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石器时代的商丘、商代商丘考古、两周时期的商丘考古、隋唐宋时期的商丘考古等。
本书对吕梁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藏的百余件画像石进行了收录,多角度展现文物面貌,是对吕梁市各博物馆及文物单位画像石的一次细致梳理。
本书记录了作者近30年来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感想、思考和建议。主要文章有《保护黄仲则故居》《保护中华曙猿化石地点》《保护东下塘》《保护近园》《保护西瀛门城墙》《保护临清会馆等近代工商业遗存》《保护西盖赵氏宗祠》《保护大陆饭店旧址》《保护苏东坡终老地遗址藤花旧馆》《保护冯仲云故居》《关
本书为张学锋先生及其弟子问学论道之文集。内容以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研究论文为主,旨在打通历史时期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学科界限,将最新的考古发现与汉唐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主要涉及魏晋南北朝历史与考古、中古历史地理、出土简牍、东亚文化交流、经济史、江南地域史等方面,作者包括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暨南大学、南京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为系统回顾中国考古百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从321项参评项目中选出100项入选项目,2021年10月18日,在河南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