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王维诗歌语篇风格互文现象为考察对象,在认识语言风格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这一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结合互文性理论的核心理念提出“风格互文”概念,将风格互文视为一个完整、开放的统一整体,从系统、层级、关系出发审视风格互文在语篇系统不同层级的互涉关联。依据语篇系统的结构层级构拟出王维诗歌语篇的篇内、篇际风格互文系统,探讨风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著作,有着无穷的魅力、无限的阐释空间和广阔的拓展推广的可能性。李轶君和曾莹君,一个是电视编导、书法家、作家,一个是学者、元明清文学专家、教授、诗人;一个在电视台工作,一个在大学教书和做研究,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喜读《红楼梦》。即使相识不久,但一说到《红楼梦》就有了共同的话题,侃侃而谈,滔
本书内设作家论、作品论、文献与版本、综合研究、小说史研究、《全清小说》校点心得、《全清小说》札记,佳篇选载鉴赏等专栏,以此将文物出版社与福建师范大学打造成清代小说研究与出版的基地。
本书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以传统词话的形式,融合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精彩而独到的点评。本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特别是书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说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作为海内外骈文研究学界交流的学术平台,《骈文研究》集刊致力于搜集关于骈文这一中国传统文学体裁的优秀研究成果,计划每年出版一辑,此为第六辑。栏目及文章包括:骈文理论与骈文史、域外骈文研究,以及骈文叙录、民国骈文文献、读书札记和骈文研究新视野。共收录22篇文章,涉及骈文经典化、骈文形成发展个案考察、古文家的骈文、骈文在民族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学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子课题结项成果(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奖),主要探讨作为上古民歌的《诗三百》是如何逐步被建构为《诗经》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诗三百》就被赋予了“赋诗言志”的功用性价值,此种功用性用诗,在汉代得到了有效的承继,汉武帝“罢到百家、表童,六经”之后,作为解释需家经典文本的经
《西南联大诗词课》收录了闻一多、朱自清、游国恩、浦江清、罗庸五位国学大家的文章、演讲以及授课讲义,内容涵盖了对中国古代重要的诗人、词人及其作品的详细讲解,并以时间的顺序梳理了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风格以及象征,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读透中国古代诗词。 书中所选文章均为西南联大教授所作,通过阅读书中的文章,也能使读者感
陈廷焯(18531892),晚清著名词家,常州词派后学。本次整理,将陈氏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论诗诗话集结整理,特别是首次将其未刊稿本《骚坛精选录》中的论诗之语摘录汇辑。本书是研究晚清词学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文学史价值。
本书收录姜夔、史达祖、刘克庄、吴文英、刘辰翁、周密、文天祥、王沂孙、蒋捷、张炎、吴激、元好问、张翥、萨都刺、杨慎、陈子龙、屈大均、吴伟业、陈维崧、朱彝尊、王士稹、顾贞观、纳兰性德、蒋春霖、王鹏运、秋瑾、王国维等人的古词共250首。
本书是作者2009年出版的《新诗声律初探》(北京,华文出版社)的姊妹篇。写作的目的,是以具体的诗例展示《新诗声律初探》一书中阐述的理论观点,让读者更具体地感受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构诗元素如何在新诗的创作中应用,使之成为更有效、更恰当、更美地表现诗歌内容情感的声律艺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