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资助图书。维特根斯坦是维也纳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自然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人工语言学派的奠基人。其哲学研究和逻辑哲学论是20世纪的著名的哲学著作。本书从心理学哲学的角度,研究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为改派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本书是一本从中国学者自己的思想视野出发对古希腊哲学的正本清源之作。它不重在知识的梳理与介绍,而重在思想的分析与检讨,上溯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学派,下迄公元6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上下1200余年的古希腊哲学,深入其思想内部,探寻其内在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想根底与究竟,力求勾勒出西方思想最初的源流与脉络,指陈其思想深处的得
本书为影印版。本书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西元前6世纪至19世纪古典学术的发展历程,细数希腊罗马学术发展流变,涉及各时期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尤以文献学、版本学、词源学、语法学见长,著述极为详赡渊博,可看作对以往各个时代古典学术成就的总录。
《从萨特出发》介绍了萨特这位影响力非凡的哲学思想家的生平和著作。本书结构清晰,充分概述了萨特思想的发展历程,让读者全方位理解萨特哲学的起源。至关重要的是,本书也介绍了相关联的其他哲学思想家:柏拉图、笛卡儿、康德、海德格尔、胡塞尔、西蒙娜·德·波伏瓦,他们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萨特。对于首次接触这
《理想国》中的主要人物是苏格拉底,但真正表达意见的却是柏拉图,柏拉图站在苏格拉底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希腊统治者和贵族的观点和想法提出抨击。 全书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譬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
本书共分为:萨特他人哲学的逻辑起点;萨特前期的他人哲学;萨特后期的他人哲学;比较与反思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缘由、主要任务及整体思路、创新与不足、康德“共同主体”中的他人、胡塞尔“交互主体”中的他人、黑格尔“主奴关系”中的他人、海德格尔“共在”中的他人等。
本书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以俄罗斯的巴赫金、英国的奥斯汀、法国的福柯、德国的哈贝马斯等四位在20世纪西方理论上有着显著影响的理论家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发展的语言学转向为背景,从四位理论家纷繁复杂的思想中梳理和勾勒出他们的话语理论,分析了他们话语理论产生的文化动因,聚焦的主要问题以及给20世纪西方理论发展带来的主要影
伊拉斯谟是中世纪的荷兰思想家、哲学家.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他知识渊博,一生追求个人自由和人格尊严,同时又是一个经历复杂的人。 《伊拉斯谟的故事/房龙真知灼见系列》是伊拉斯谟的个人传记书籍。
本书收录了米歇尔·福柯晚期所作的两次演讲。 *次演讲,名为什么是批判?,于1978年5月27日在法国哲学学会举行。福柯把自己的研究纳入由康德《什么是启蒙?》一文所开启的视角,把批判定义为一种伦理政治态度,而此态度在于一种不被过度治理的艺术。 第二次演讲,名为自我的文化,于1983年4月12日在加州大学伯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被后人赞誉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主要著作有《培根人生随笔》《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等。 在培根的著作中,他不仅谈及当下人们关心的话题,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热爱生命、富有生活情趣、自强不息的培根的方方面面。本书从培根的著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