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2009年出版的《新诗声律初探》(北京,华文出版社)的姊妹篇。写作的目的,是以具体的诗例展示《新诗声律初探》一书中阐述的理论观点,让读者更具体地感受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构诗元素如何在新诗的创作中应用,使之成为更有效、更恰当、更美地表现诗歌内容情感的声律艺术手段。
本书共分六章,从“词画本为友/卷上何相分”“语图各相联/意蕴词画间”“遐思云天外/万物有情怀”“墨抒豪放意/言藏婉约情”“情志词画寄/境中引深思”“灵韵藏妙品/词画联珠璧”等多个维度透视词与画之关系,阐发宋代词与画的主体情怀,挖掘题画词与词意画的艺术意蕴,体味宋代词与画的美感风格,分析宋代词与画的寄托情结,揭橥宋代词与
《安宁秋水》与当代小说地域价值探索
我国古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中中国文学的巅峰成就,既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共同特征,却又有着属于自己时代的风格和特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它们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本书完整而系统地研究其发生和演化的历史过程,追究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揭示“雅”“俗”诗歌统绪的连接。本书从“古辞”的源流与演变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汉代乐府古辞(典型的俗文学诗歌)的内容、主题、表现手法,以及将其形式赋有更深刻文学意义的魏晋六朝文人拟古辞。文笔简洁,考据详实,综合学术成果形成了自成一派的见解。
本书收录263篇古诗选篇,加以导读与详尽注释,深度赏析。每首诗后的赏析文字,也不取串讲形式,不求完全阐发,仅寻诗中打动人心处,写出我们的感动。希望借由此书,读者或许能对整个中国古代诗歌的历程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而又能读到历来脍炙人口也值得永远记取的诗。
本书为古诗词赏析套装,包括《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诗》《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词》《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三册单本。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主持编著,甄别、挑选历代古诗263首,古词250首,古文90篇,加以注释和赏析。阅读这些古诗词,能使我们增长见识,得到教益,也对整个中国古代诗词的流转有直接的认识。希望本书能成为面对
《古诗十九首》中对人的精神描写具有时代性和文化意蕴。那种对生命短促的深邃感受,对生存的强烈危机感,对生活的忧伤嗟叹,都远远超出了历代士人的人生悲歌,是一个王朝末期文人群体无所归依的终极痛苦。正因如此,《古诗十九首》充满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跳动着生命的活力,闪烁着超越的焦灼,透射着顽强的生命意志。本书从人类精神和灵性层面
《辽远的国土:中国新诗的诗性空间》是北大吴晓东教授的一部回顾二十世纪中国新诗的诗性精神和情感世界的作品,展示了风雨如晦的二十世纪中,北岛,废名,戴望舒等一系列诗人丰富,沉郁而具有深度的吟唱。书稿融汇了吴晓东教授对20世纪中国现代诗的概括、对远方镜子自然时间等诗学经典意象的文学阐释、对现当代文学性的研究和理解、对诗人精神
《人间词话》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文学评论集。他从叔本华、尼采、康德等西方哲学家的美学思想中汲取精华,首创境界说,并以此为标准,把晚唐五代以来几十位词人所作百余首绝美之词拢于一书,一一点评,水准之高非胸罗万卷者不能道。他让中国人次真正意识到中国诗词之美的秘密:形式简,性情真,格局大,境界高。而其所提三重境界,更说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