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自动化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远程和虚拟实验内容。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自动控制原理12个基本和综合实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技术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应用型)“十三五”规划教材》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工程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的要求而编写的,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经典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控制系统的综合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和采样控制系统分析
本书为专著。众所周知,动力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时间滞后现象。时滞是影响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带来振荡、分叉以及混沌等动力学行为。因此,研究时滞以及不确定性对动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很多实际的系统中,如在物理电路、生物系统、化学反应过程中,随机因素的干扰在动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动力系统稳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内容以解决电力工程实际问题中常用的经典控制理论为主,也吸收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包括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技术性能要求,各种性能分析,系统综合,离散控制系统及现代控制系统的必需知识等。为了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书中列举了一些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中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方法。全书共分9章:第1章~第6章为线性连续系统,讲述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以及系统校正与设计等内容;第7章为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第8章为非线性控制系统;第9章为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本书增加了利用MATLAB进行辅助分析与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是根据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要求编写的。全书共分8章,内容有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率特性分析法,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每章都有适当的例题和习题。本书力求结合专业特点,并
《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导论、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线性系统的串联校正、线性离散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每章均附有小结和习题
本书是反馈控制理论的初级教程。第1章介绍了反馈的基本概念,并用其与动力学的关系对反馈与控制的特征和要点进行了介绍;第2~5章介绍了反馈控制中涉及的信号和系统模型;第6章分析了反馈控制的稳定性、敏感性与鲁棒性;第7章重点分析了反馈;第8、9章介绍了控制子系统的结构与组成;第10章讲述了如何设计反馈控制器,使系统满足期望运
本书采用中英双语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阐述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书共分为8章,主要论述连续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包括各类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模型间的等效变换;利用经典控制理论中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和频域分析法分析控制系统性能;应用PID控制和串联校正等对系统进行设计;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等。同时概述了计
本书主要介绍分析和设计反馈控制系统的经典理论和应用方法。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控制系统的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应用等。在每章后面分别介绍了MATLAB在自动控制理论中的一些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