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生平陈列全面展示了中国新文学之父鲁迅的成长道路、远大志向、奋斗历程和历史功绩。本书基于扎实、严谨的学术积累,对展览主旨鲁迅的道路进行过程性阐释,以鲁迅一生足迹所至为时空坐标,以线性叙述为推进手段,按照展览分割出的绍兴、南京、日本、归国、北京、厦门、广州、上海、身后九大板块,对展览内容和策展过程进行详细
本书以江汉泱泱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为依托,全面总结与回顾展览策展实践,全书分为引言导览策展观展结语五个部分,完整展现立项、筹备、策展、布展、开放、不断升级改造等各阶段,多视角解读展览特色与亮点,生动形象地重现盘龙城遗址陈列策展历程。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盘龙城遗址陈列的梗概与精华,置身于展览情境之中,感受与欣赏盘龙城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院多馆模式下的专题博物馆,秦陵彩绘铜车马展作为考古遗址博物馆内的专题陈列,与秦始皇帝陵大遗址形成一个连贯、成熟的展示体系。展览尽精微而致广大,以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为核心,展览内容从青铜车马拓展到秦代车马文化,是目前国内忠实还原秦代车马结构及系驾关系的展览。本书延续展览风格,于精
本书再现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的初心、背景、思路和方法。从为什么办展、办个什么样的展、怎样办好展、有哪些特色和亮点等四个方面展开。呈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多年积累的举办革命历史题材展览的理性思考和实施路径。尤其注重梳理举办主题性纪念展览在内容编排上如何突出思想性并回应社会关注点,在形式设计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擂鼓墩发现了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墓,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青铜器礼乐、漆木器、金玉器震惊世界。湖北省博物馆新馆于2021年建成开放,曾侯乙展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观众,生动展现了中国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以及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所体现的人类轴心时代的音乐、科技、艺术成就。本书全面解读了新的曾侯乙展,围绕博
和田历史文化陈列是和田地区博物馆的通史陈列,展览突出量身定做,跳出以往通史陈列的惯常思维,分主题区块展现历时性发展变化,在中国历史的大框架中全方位地展现和田历史,在多维视域中解读和田文化。本书由引言导览策展观展结语五部分组成,以策展人视角,全面呈现展览策划的心路历程和对博物馆策展工作的深入思考;带领读者穿越和田万年历史
步入策展笔记的字里行间,体悟江南文化的精致雅正。吴中博物馆基本陈列以1N为基本结构,通过考古探吴中和风雅颂吴中两部分阐释吴地万年文化。其中,考古探吴中以时间为线索,探究旧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前吴文化及吴文化的起源和勃兴。风雅颂吴中则包含吴风吴雅吴颂三个平行展览,以专题形式展示吴地山水、建筑、文物与雅颂传承。本书共分
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是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政府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原创大型特展,于2020年1月22日至7月15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该展汇集了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家文博单位的245件(组)彩陶精品,是迄今中国博物馆涉及彩陶分布范围最广的一次展示。展览通过渭水流域彩陶
跨湖桥文化主题展是以史前跨湖桥考古学文化内涵为专题的基本陈列。本书以考古发掘为依据,以学术研究为基础,通过弄潮儿向涛头立欲识潮头高几许浪打天门石壁开郡亭枕上看潮头长风破浪会有时五个段落的文学化递进表达,全面诠释了对主题的立意、遗址博物馆的个性表达、遗址保护和展示的关系、学术成果可视化呈现及陈列设计施工过程中的亮点、难点
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是山东博物馆在2020年9月29日2021年2月28日举办的临时展览,是明代传世服饰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坚实的礼乐传统和以儒家美学为主干的华夏美学的巡礼。博物馆新策划的展览与原有展览如何进行衔接和配合?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展览?如何将精品文物展提升打造为文化展?有机质文物在展览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