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共和国的历史,无论开辟道路还是理论创新,都离不开思想争鸣。每当时局变化的紧要关头,每当重大决策的出台前后,总会产生观念的冲突,总会有不同意见的争辩。从决策抗美援朝到坚持和平发展,从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到推进改革开放,从真理标准讨论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深入理解共和国历史,必须了解我们所经历的思想决策冲突和论争
中国人民大学系列发展报告2010的各个子报告均由编委会负责审定选题、整体框架、主要内容和编写体例,组织有关专家召开研讨会,审核报告的写作提纲。各报告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秘书长会议确定,学校聘任;主编聘请副主编或执行副主编。各报告根据主题,分别聘请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知名学者担任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
当代中国研究所于l990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至今已走过20年。20年来,当代中国研究所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纂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一支政治方向正确、学风扎实严谨的科研队伍,
20世纪在世界东方,激动人心与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在这一命运形成之初,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毛泽东、斯大林、蒋介石和昭和军阀集团精英处于同一时代,他们身后所代表的三
本书是新中国建立和建设发展历史研究文集。全书共有31篇文章,大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新中国建立初期起步时的艰难探索,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所犯的错误,对新中国建立二十九年成就与失误的认识,我党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历史进程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关于为社会主义建立物质基础的观点,*对三大改造历史必然性的认
本书以公开发表的论文为主,每本文集的书名由作者自拟,目录按照发表时间顺序或专题排列,书后附后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陈奎元同志于200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上的讲话,对如何正确看待和研究新中国60年的历史,作了深刻的阐述。
本书共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近年来发表的文章37篇。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关于从工业化角度看中国当代史的问题,二是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问题,三是关于国史研究学科建设的问题,四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问题。
本书是关于记录中国现代历史事件的专著,书中具体收录了:《是美国人逼着我们打这一仗的——抗美援朝决策纪实》、《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一中国一艘核潜艇研制决策纪实》、《中国人民决不会坐视不救——援越抗美决策纪实》等文章。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科学地回顾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不平凡历程,准确地把握两个时期的内在关系,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建设和发展的特点、实质及其规律性,正是为了以此为参照系,在下一个4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借鉴过去的经验
《开国大典备忘录(图文版)》力求通过捕捉每一个细节与场景,追寻历史的足音与轨迹,全景式地展示共和国那激动人心的历史进程,再现共和国开国元勋那永不泯灭的领袖风采,见证共和国诞生那万众欢腾的历史时刻,激发人们对祖国、民族的无限热爱,鼓舞人们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目标而开拓进取、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