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画像石就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主要分布在四个中心地区,山东和江苏北部、河南南阳和湖北北部、四川、陕北。山东是全国汉代画像石分布地区最广、发现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题材最丰富、雕刻技法最全的地区。山东汉代画像石分布地域广,全
安特生是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1914年初到中国受聘从事地质调查工作,后调查采集古生物化石,促成周口店“北京人”的考古发现。在获批之后他与其他学者第一次对仰韶遗址展开科学考古发掘,后续远赴青海、甘肃等地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当年安特生将这
本辑刊发考古简报6篇,公布了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吉岔新石器至铁器时代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龙背梁商周城墙、成都青白江双元村10座东周船棺墓、青海互助高寨物流园区汉晋墓葬、成都天府四街宋代墓群和四川泸县玉蟾山明代摩崖造像的新资料。收录研究论文8篇,分别对金沙江中游城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斧的类型与生产技术体系、寺洼文化
本书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大足石刻概述,从大足石刻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渊源、相关宗教常识和历史人物几个方面,讲述了大足石刻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佛教造像,讲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兴起的造像之风,本章选取了北山和宝顶山两处摩崖造像,是本书的精华;第三章道教造像,讲述了道教作为中国本土教派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
该书为论文集。中国文字发展论坛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打造的一个专题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字、文字历史与未来发展及可能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通过汇聚国内外的文字学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文字的应用和交流,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书稿收录了第九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学术论文,该书不仅从不同领域和角度阐述了专家学者对当前中国文字学的认识
该书为固村墓地的发掘报告。固村墓群位于辉县市东南2公里,南水北调中线授水工程31号水门口西部200米处,墓群范围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200米。2013年12月,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里进行抢救性发掘。本次共发掘墓葬26座,均为东汉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出土遗物400余件。发
本书以中国画传统书画纸绢为研究对象,从蜡笺材料、胶纸材料、粉笺材料、宋代砑花笺材料、传统书画绢材质探微等章节展开。本书详细剖析材料与工艺、材料与笔墨的结合方式,提高读者在工艺上的了解和功能上的认知。本书通过文献梳理和艺术实践,挖掘材料与书画的关系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传统书画造型艺术及其成因。著作聚焦文房用器中
笔、墨、纸、砚作为文房中必备的书画材料,是“人文熏修”的重要载体,对古人来说亦有明道遣怀、升华心境的作用。对今人而言,笔、墨、纸、砚既是读懂传统书画的基础,更是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缩影。著作通过文献梳理和艺术实践,挖掘材料与书画的关系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传统书画造型艺术及其成因。著作聚焦文房用器中的笔墨纸砚,以
农克硝洞遗址位于沧源县勐省镇农克村民委员会东南面,是临沧范围内澜沧江支流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及东亚、东南亚最早的“和平文化”遗址,对研究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旧石器过渡时期的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本书为国内首部集中反映农克硝洞遗址出土石器的图书,采用照片与线图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呈现石器的形态样貌,具有
本书是“千古一人——苏轼主题文物展”的展览图录。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与杭州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是北宋时期的“杭州老市长”,先后两次来杭,履职期间疏浚西湖,发展经济和文化,为杭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苏轼懂生活、接地气,他既是大文豪、书法家,又是美食家,对生活永远保持乐观充满热情,千百年来受到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