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30周年,2017年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的主题为世界遗产在中国,《丹青记忆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作品集2017》在内容上既表现了1987年首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6项世界文化遗产,也表现了位于2017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洛阳的3项世界文化遗产,还表现了即将在2017年申报世界遗产的
土家族民间艺术和现代传播进入互渗式阐发过程中,无论是“下里巴人”的民间叙事还是“阳春白雪”的经典重述,土家族民间艺术在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他者”转向“我们”;从“历史”面向“未来”这是一种必然的经历。以辩证、运动、整体的思维来审视传播视阈下土家族民间艺术,突出审美文化研究的现实关怀。坚守合规律的、合目的的原则超
本书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立足于当代民族民间艺术的存在现象和传承事实,在民俗生活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文化资本开发、娱乐传媒创造等交融的情境中,重视民间艺术传统在内外交织、新旧取舍、宏微共存、个群互动中的认知和建构。本书将相关研究置于更多元、开放和深广的田野,不仅在宏观来理解民间艺术传统和当代社会之间的关系
德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力作,以“脸”之图像为维度,探知人类自我的历史存在。当人出现在图像中时,人脸总是成为图像的中心。而与此同时,脸却仍以其特有的鲜活和生动,与一切将其固化为图像的尝试相对抗。在这部前所未有的《脸的历史》中,作者汉斯·贝尔廷探讨了脸和图像之间的这种张力。本书从石器时代最初的面具开始,以现代大众传
(专著)诚信中华翰墨青春——2016年上海大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集
《中国民营美术馆(英文版)》是一本用全英文介绍中国美术馆发展状况的书。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讲述了中国第1家民营美术馆的成立与发展;二是访谈了文化部和国内外艺术家,中国美术馆馆长等人对中国美术馆发展状况的看法;三是总结了当下美术馆行业的大事件;四是梳理了中国私人美术馆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营美术馆
国内美术界有个词儿很常用,这个词儿便是“走出去”;同样的意思,在海外华人美术家的词典里却是“走进去”。“走进去”,既是海外华人美术家们的文化自觉,更是一种文化担当,抑或是不得已的选择……如何将自己的艺术融人住在国的主流文化,在海外华人美术家这里不是理想化的口号,而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无时无刻地牵动着艺术家们的灵
今日之时代,艺术作品不仅体现精湛技艺,更凝聚着艺术家充沛深挚的精神力量和睿智持久的理论反思。这套《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丛书的出版,正是符合这一要义之硕果,是我院近年来艺术创作阵容和创作成果的高水准集中展现,是一件令人振奋、欢欣鼓舞的事情。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内一所艺术研究机构,凭借深厚的学术研究底蕴,多年来立足于
走近现代艺术(中文本)(步客口袋书)
走近艺术史(中文本)(步客口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