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理论篇、应用篇和附篇。理论篇主要从电针疗法的发展历程、临床应用、作用机制角度,系统阐释电针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应用篇主要围绕方氏特色电针疗法,较为系统地总结其操作规律和临床应用。附篇主要介绍针具及针刺手法的演变,有助于理解电针疗法的发展。本书较为详细地总结提炼出电针疗法形成发展史及其临床应用规范等核心内涵
《30种现代疾病中医诊治综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四个系列之一。书中选择中医药治疗有优势或特色的30种常见现代疾病,检索1949年至2017年期间相关公开报道与获奖成果,梳理现代医家基于临床诊治实践而提出的理论认识;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创新性的观点或学说,分别纳入“诊治纲要”“名家心法”“医论
本书作者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舌象专业研究委员会理事,有丰富的舌诊经验积累。本书将传统的三焦分区和舌上背面主导的舌诊理论,分化为舌上背面和舌下腹面、三分九区脏腑分法,以及舌象要素的具体精准量化指标。有一定的创新性,形成了具有独到见解的、容纳多学科、涵盖多层次的全息舌诊,是传统望舌诊病内容的拓展和补充。本书适合中医学生、
刘蔚楚与张锡纯、杨如侯、陆晋笙并称为民初四大名医。本书是刘蔚楚先生的医学著作,民国中医泰斗张锡纯在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多次提到刘蔚楚及其著作《遇安斋证治丛录》。本书中记录了刘蔚楚先生的临床医学心得及代表性医案。此次出版以1927(丁卯)年刘蔚楚先生油印本《遇安斋证治丛录》为底本,重新整理而成。自1927年以来
本书是王耀峰先生成长历程、从医生涯、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亦堪称王耀峰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3年建设与发展的缩影和结晶。主要内容包括:少年磨砺弃工从医、“抄方”从拖地板学起、师父林德民、常州有个“王一贴”等。
本书涉及多学科多专业方向疾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介绍了神经内科、脾胃、妇科、肿瘤等病症的相关内容,并有对应的针灸推拿治疗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不寐、眩晕、老年呆病、腹痛、便秘、泄泻、痢疾、痔等。
本书主要阐述了林丹教授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各系统疾病方面的诊疗特色经验。对每一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辨证论治做出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的介绍,并且通过医案的形式将林丹教授的学术思想清晰地展示出来。
本书在保证完整、系统、规范的前提下,着重阐述临床技能操作的流程和技巧。每项技能操作附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以观看该项技能操作的小视频。并附技能操作自评价量表,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了解对该项技能的掌握情况。以望、闻、问、切为纲,拟定了相应的操作规范、具体的操作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其动手能力,规范操作,同时运
王肯堂,字宇泰,号损庵、念西居士,又号金坛居士、郁岗斋主;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明代南直隶镇江府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明史》载其博览群籍,声著馆阁;编撰《六科证治准绳》《医统正脉全书》;著有《医学穷源集》《灵兰要览》《医镜》《医论》《医辨》;所论涉及伤寒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医针灸临床的相关问题,主要内容围绕针灸学术发展史,对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腧穴的主治特点、定位方法等进行了全面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