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龙门山山脉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青藏高原东缘,是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天然界线。山体受强烈褶皱和断裂影响,形成了从平原向高原过渡的独特地形地貌,从而造就了该区域独特的和丰富的植被类型。近年来,我们对地处龙门山山脉的四川白水河、龙溪虹口、小寨子沟、九顶山等保护区进行了持续性的野外调查,拍摄了*能反映植物鉴别特征的照片,辅以
本书植物命名均采用英文版中国植物志FOC学名标准,蕨类植物分类系统采用张宪春等的35科分类系统,种子植物则采用恩格勒分类系统,了方便使用,科下和属下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每一种植物配以全株、花果实等的特写高清彩色照片2-5副,所有图片均为作者亲自拍摄。我们力求使本书成为一部融科学性、实用性兼艺术欣赏性的参考资料。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对云南16个州市120余个县市中的102个县市的农贸市场、地方餐馆进行调查,访问各地民间食花能人,对菜食花植物进行实地辨认,精选照片331张,调查到129类菜食花,涉及56个科106个属140种,基本摸清了每种菜食花植物的分布和食用地区,并收集了民间对各种菜食花的采摘、加工、功效认知等土著知识,加注了
普陀山是我国东部海域难得一见的“海岛植物园”,地带性植被保存良好,群落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是开展中亚热带海岛植被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以及海岛植被恢复研究的理想对象。《普陀山植被:类型、结构、功能、管护》是基于近年来野外调查和实验研究所获得的部分成果。《普陀山植被:类型、结构、功能、管护》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
本卷是《中国淡水藻志》金藻门的第Ⅱ册,此卷册根据作者多年所积累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国内外**的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论述了金藻类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系统、硅质鳞片金藻类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和生态分布,各论部分系统全面总结了我国金藻门金藻纲、褐枝藻纲、囊壳藻纲和土栖藻纲共16属、137个种、7个变
本书收载了丽水市所产的野生及栽培种子植物、蕨类等杀虫抑菌植物272种。并扼要记述各种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形态特征、分布、生长环境、成分、药用部位、性能、配制方法及防治农业病虫害对象等,并大部分植物附有彩图。该书是*部较为系统完整的记载丽水杀虫抑菌植物资源的专著,具科普性和实用性,可供农药生产、管理、科研工作者
本书共分为六章,其主要内容包括:地是刮金板,山是万宝山张家界植物资源综述;百草都是药,凡人识不破张家界药用植物资源;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张家界野菜植物资源等。
《江西武夷山植物野外实习手册》由两个部分组成:*部分包含植物野外实习指导、植物形态学术语、国际植物命名法简介、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第二部分是植物分类彩色图册,包括江西武夷山地区较为常见的石松类及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共278种。
本书作者从CBP60g的组织表达模式和亚细胞定位,以及在抗病、响应ABA和干旱中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CBP60g在拟南芥组织中广泛表达,定位于细胞核中,同时参与了拟南芥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并且作为一个信号途径交叉的连接点,正向调节ABA-和SA-介导的植物信号途径,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农作物和牧
典型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及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