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遗址穿宿州城而过。2007年3~8月,为配合宿州埇上嘉苑小区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部门对木牌坊运河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本次发掘是大运河宿州段的第二次正式考古发掘,共发掘清理面积约500平方米,揭露出较完整的运河河堤、河坡、河道等遗迹,发现了石构码头1座,并清理出灶、灰坑等遗迹,出土宋
隋唐大运河遗址穿宿州城而过。2006年4~8月,为配合宿州西关商业步行街C区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部门对涉及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并对此段运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面积近600平方米,揭露出较完整的运河河堤、河坡、河道等遗迹,清理发掘水井3眼,墓葬1座,灰坑1个,出土各类遗物1500余件,取得了重要
故宫里只有600年明清史?不,故宫里有一部5000年中华文明史!故宫不仅是明清历史的亲历者,集中展示了明清器物和建筑的精华,而且聚拢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文物精粹,它们是中华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是中华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存。本书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故宫文物,从这些器物和建筑着眼,介绍一件件文物的历史内涵、时代背景和它们背后的
本书通过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大量的信息、众多的图片、新颖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兵器的科学知识,并且对古代兵器发展史做了追溯,读者阅读本书可以对古代兵器的发展历史、性能特点、发展水平及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是青少年及兵器爱好者了解古代兵器最基本的科普读物。
本著作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丛书中的一种,作者将物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古代文献的特殊形态——石刻文献的研究中,从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视角,立足于文化史的宏观鸟瞰,对古代石刻文献和它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的考察分析,展示了古代石刻文献的丰赡和魅力,丰富、完善了古代文献的广阔
本书是平湖市博物馆社科普及读物。报本塔坐落于平湖市的鹦鹉洲上,初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百多年来,古塔一直矗立在东湖之畔,成为平湖地标,而由塔名延展而来的“平和报本,勇猛精进”,也成为新时期平湖城市的精神表述。本书围绕“平和报本——平湖报本塔天宫出土文物特展”,从建筑、文物保护、人文故事三个方面阐释报本塔的历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文字印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只有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持续不断地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精神,并通过一定的阅读学习,起到提升人文素养以及开阔心胸和视野的重要作用。《中国历史遗址类博物馆手绘地图(考古类)》内容涵盖了七大地理区域历史遗址类博物馆的分布、历史遗址类博物馆时空分布图(分七
《风景旧曾谙——长沙名人故居之旅》一书以长沙名人故居资源为脉络,以访寻胜迹的方式,将故居的环境位置、历史背景、人物故事、深远影响和传承等内容,融于所见所想,娓娓道来,在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中,展现长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带领读者感受源远流长的精神传承,品味老故事里隽永的人文魅力。
张家口市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遍及区域内各类文物遗存7000余处,像一个个生动的文化符号,揭示出从远古走来的博大、深邃和隽永的张家口独特的边塞风度,厚重的人文气质。编者从中选取了颇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存和名胜古迹,通过优美的图片和对文物遗产深入浅出地释读,力图让考古成果,让文物在张垣大地上活起来、火起来,加之趣味性引
本书是当代收藏家、古代陶瓷研究者腰骏驰的一部自述性陶瓷鉴赏作品。全书上中下三卷共二十七个章节,分别从“收藏”“传承”“鉴赏”三个角度切入,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和大量实物照片对中国古代古陶瓷体系和演变过程做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并结合具体文物,深入解读古代陶瓷工艺流程、胎釉呈现以及各时期审美观念的转变,并穿插作者本人收藏生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