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是“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丛书”的首部研究报告。本书深入论述粵港区域合作和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总结和分析了粵港区域环境合作的历程和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在新形势下粵港区域合作和低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全面加快粵港区域环境合作与低碳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1、矿山井下环境治理技术研究进展2、通风改善矿井环境方法优化3、巷道湿热交换及角联网络的模拟4、矿井通风系统参数评价研究5、矿井工作面增氧技术研究6、井下粉尘及有害气体治理的理论与实践7、岩体裂隙渗流及围岩-风流湿热交换机理研究8、矿山地热阶梯利用研究9、结论及展望
生态健康理念作为环境管理、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得人类在面临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胁迫与挑战的时候,寻找到一条解决之路。《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调控研究》将生态健康理论引入旅游区生态系统研究当中,构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基础理论与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方法,为旅游区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
《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首先基于对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梳理,找出了城市圈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机制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圈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协调框架,并选择了合适的模式;最终从组织建设、制度设计、文化引导等方面,设计了城市圈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实现路径。
生态规划学是以生态学、规划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为了综合地、长远地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及资源利用的关系,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应用生态学分支。当前,生态规划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地应用于社区、农村、城市、区域等各级尺度上的规划设计中,成为一门应用性很
《基于资源开发的区域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围绕资源开发的区域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个理论框架、地区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资源开发、环境治理的外部性空间异置、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外部性空间异置的校正、可耗竭资源开发模式和环境治理、区域资源开发与荷兰病机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基于普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的目的,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和目标出发,对城市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总体规划、空气质量管理、水环境管理、新型环境问题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进行了阐述与探讨。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正义之维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4-01作者:郭琰译者:开本:32开定价:48.00页数:254印次:1ISBN号:9787010147390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全球变暖时代中国城市的绿色变革与转型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4-01作者:杜受祜译者:开本:16开定价:148.00页数:461印次:1ISBN号:9787509771877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西安段)适应性保护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由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