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共4卷,是一套展现中华文化接受、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学术通史著作。以时间为轴,从中华文化源起到19世纪中期,分四个时期来全面系统叙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接受和吸收多民族文化的基本史实。各个不同时期分卷中,涵盖了该时期物产、宗教文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社会思潮等的文明互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海外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完整图
故宫学者祝勇在本书中将目光投向五位外国人,五个时间深处的故事,五段奔向东方的漫长旅程。他用充满诗意的笔法,讲述了马可·波罗、利玛窦、马戛尔尼等五位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的故事,或者说,讲述了古老的中国与这五位外国人相遇的那段历史他们踏上中国的那一刹那,中国改变了他们,他们也改变了中国。全书收录海内外博物馆百余幅
本书分皇帝、文臣、武将、文人、女人五篇,以人物为主线,解密皇家秘闻、朝堂真相、文人百态、社会言情等。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历年来为自己及他人的著作、整理出版的古籍所撰的序跋等,总计七十二篇,分为儒家、易经、道家、经义、禅宗、密宗、健身、历史、其他等九大类,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了精深的阐述。
本书列为汉学研究大系之一。 牧野谦次郎的《日本汉学史》是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早稻田大学讲义。因学年之不同,讲义或侧重于江户以前,或侧重于江户时代,又或侧重于明治时代,多少存在差异,但该讲义以概览上古至近世为宗旨,是一部由古至今、首尾连贯的完整的日本汉学史。牧野谦次郎每到学年之末,都会把讲义誊写版油印出来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2007年在太湖大学堂应邀就金融、企业、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所做的三次重要讲座内容的辑录,从《管子》《货殖列传》《食货志》《古今图书集成》等中国古代典籍里的财货观切入,从自己在近现代中国的亲身经历出发,将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讲述了近一个世纪中国金融、企业、文化演进的“另类史”。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中国数千年的诗书礼乐文化,蕴含立德修身、齐家报国、兼济天下的智慧。 本书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立德修身智慧为主题,汇集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中的13篇解读诗书礼乐等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文稿。作者均为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如冯其庸、叶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历史先辈们都遇到过、处理过,有经验教训。 本书作者华杉用通篇大白话翻译整部《资治通鉴》,并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让人像读小说一样拿起
古代中国人可以吃牛肉吗? 古人在漫漫长夜如何打发时间? 我们的老祖宗起名有什么讲究? 古代人也能协议离婚吗? 历史上真实的接头暗号都什么样? ............ 本书聚焦众多生动有趣的小问题,如菜系由来、南北饮食差异、烹饪手法,古人的工作、娱乐、婚姻情况,以及一些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的演变等等,探讨的是古人日常生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全球最悠久的文明,它以巨大的创造力书写出了令世界赞叹不已的人类传奇。本书创新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以开阔的人文科学视野、博大精深的内容、浓郁的家国情怀、严谨优美的文笔,全景展现了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它史料丰富、例证翔实、叙述简洁、笔墨精湛,从远古到近代,把五千年跌宕起伏、五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