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布洛赫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对马克思主义传统作出创新的人物。他的《希望的原理》影响了20世纪整个西方精神史。本书旨在围绕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等基本著作,引领读者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布洛赫哲学的一些根本性的哲学问题,涉及布洛赫乌托邦的基本特征、
本书是现代哲学历史家米格尔贝尼泰兹(MiguelBenítez)对16901740年期间地下哲学手稿的系统研究著作。书中的内容主要取自19801993年间作者在各种研究媒体上发表的一些论文。书中作者在对研究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详细地列举了作为研究对象的地下哲学手稿的名录,共列出两百多篇目,相当于分散在
《从洛克出发》以洛克的核心思想为序,结构井然,引导读者清晰地了解他的思想发展。它全面覆盖了洛克所处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哲学问题,探讨了洛克对信仰的理解以及在他的自然法、自然权利和反抗权理论中他对政治哲学的贡献。尤为重要的是,《从洛克出发》介绍了对洛克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和哲学事件,包括17世纪英国剧烈的社会冲突,他
本书旨在追溯大不列颠从开始以来以英文著述哲学著作时代起直至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终结止的哲学历史。写哲学史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笔者设想的哲学观点出发;一是从哲学家本人的哲学观点出发。根据前一种方法,在哲学上的那些基本问题在一开始便提了出来,接着指明确定和解答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每一步骤;凡与主要问题无关的东西,均置之度外,不管它们
超人讲座是由那些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得不提出的10种质疑,以及尼采对此给出的答案构成的。当你抱怨道我的人生为什么就这么艰难坎坷时,尼采会答道轻藐那些安然无恙的生活,当你为寻找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时,尼采会告诉你人生的意义只有在无法产生那种质疑的状态下才能得到答案。 这就说明,尼采要求的绝非希望得到慰劳及同情的软弱的精神,而
《世界人文经典译丛:沉思录》集合了人类思想史上伟大智慧的经典巨著,《世界人文经典译丛:沉思录》《沉思录Ⅱ》,分别是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及其先师爱比克泰德的不朽经典,囊括了人类历史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 《世界人文经典译丛:沉思录》是当下人们为关注的一部作品,上至政府首脑,下至百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意识:考察个人意识发展的历程,相当于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意识”是个人意识发展的最初阶段,它又分为感性确定性、知觉和知性三个小阶段。二是自我意识。《精神现象学》中意识向绝对知识的全部发展都建立在自我意识“异化”为对象和“扬弃”对象,即扬弃“异化”的辩证运动上。从“自我意识”直到“理性”,个人意识
哈奇森,英国伦理学家、美学家,欧洲仁慈主义的创立者之一,道德感体系的集大成者。本书深入浅出地分了哈奇森的“两种感觉论”“善恶两性论”等伦理思想,解读了哈奇森对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的情感主义、康德等人的直觉主义、边沁等人的功利主义思想等产生的巨大影响。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作家,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领袖和导师。本书以伏尔泰的人生经历魏先生,向读者展现其的重要著作和思想,使读者从中感受那个造就思想者的风云时代给予他的非凡智慧和犀利思想。雨果评价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克尔凯郭尔》论述了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展现了表面花花公子,实际上勤奋著述的双面克尔凯郭尔,详尽描述了他和顺富足却阴郁痛苦的短暂人生:他继承了父亲的聪颖过人,也继承了他的宗教阴郁,终生郁郁寡欢,无故抛弃两情相悦的未婚妻蕾琪娜,致使两人终生受折磨;一生在宗教痛苦中思索,终成存在主义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