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是英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还在世时便被尊为启蒙运动的核心人物。他对一系列广泛哲学论题的自然主义观点,引出了许多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理论,涉及知觉、自我同一性、因果性、道德、政治和宗教等领域。身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艾耶尔在这本引人深思的小书中讨论了所有这些领域,并对休谟引人入胜的生平和性格进行了描述,大量引用
五卷本集中了菲尼斯的122篇论文,包括超过24篇以前没有发表的作品。这五卷按照主题安排,包括关于现代实践哲学核心领域实践理性哲学、个人同一性与意图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启示哲学和宗教在公共生活里的作用等文章。通过作者的交叉参考、索引和介绍,五卷本展示了菲尼斯作品的不同分支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次展示了他的哲学贡献的全
庄威编*的《胡塞尔哲学中的意义问题研究》论述了意义问题在胡塞尔思想发展中的定位和演进。胡塞尔的现象学概念群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映射到意义这一平面上来,因此意义问题也是以多重样态呈现出来的。胡塞尔从未将意义看作一种实体,基本是在功能的意义上使用了意义这一术语或分析系统,这就和英美传统下的语言哲学一样,回避了意义究竟为何的本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很好著作资助项目。心理学问题或者现象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纠缠胡塞尔一生的学术问题。
《古希腊思想中的柔和》是一部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兼具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文献学”著作。“柔和”一词贯穿了从荷马到亚里士多德、再到普鲁塔克的整个历史过程;作者根据不同时期和作品的特点在横向上仔细挖掘了该词所代表不同的外延意义。柔和(douceur)这个词的法文原意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它在作者笔下几乎囊括了古希腊人在各个方面所
《柏拉图诗学新探》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剑桥文学批评史》翻译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汇集国内外柏拉图诗学研究的新成果,由中、英、美、澳、加拿大五国十余位知名学者合作撰写。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柏拉图与诗的关系,内容包括柏拉图与艺术、希腊悲剧、诗及解释学问题;第二部分探讨诗与哲学的解释模式,内容包括苏格拉底
《柏拉图的<智术师>:原物与像的戏剧》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森对柏拉图的《智术师》进行详细疏解的著作。罗森对《智术师》的一些看法,不同于当代柏拉图学者似乎广泛接受的看法,为了zui强有力地证明作者自己的进路,罗森用相当篇幅,大量分析那些以不同的方式来解读柏拉图的zui杰出的那些文献。在罗森看来,对柏拉图《智术师》的诠释有“
《千高原》是一部非凡之作。按德勒兹与加塔利的话说,它是如根茎般写就的。《千高原》中的十五座高原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分解成五类:(1)认识论问题思想该如何运作才能与宇宙共思,而不是去思考宇宙,因而就能加速我们栖居之所的相对解域,有时足够幸运的话,甚至达到绝对解域的无限速率,或者“纯粹的内在性”?“根茎”高原、“平滑与纹理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全名为《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其目的是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所以,在本书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
《早期西方人的思想世界--林中泽讲座选集》一书是作者林中泽有关早期西方思想史方面的讲座及演讲的汇集,内容涉及希腊罗马人的思想和观念、教会崛起后的民俗民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本质和内涵等。结集出版的主旨在于让社会读者共享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