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和管理手段,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引导、支撑和经济保障。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庞大的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但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地方层面来看,财税政策的实际创新激励效应尚未达到预期。对于江西省来说,长期较低的技术创新水平制约了省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法治是好的营商。《“一带一路”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系列》构建了“一带一路”建设法治保障服务体系,是成员国统一认知和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丛书主要涵盖了产业合作、金融服务、劳工保护、公正司法、纠纷解决等领域的法律实务,旨在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诚实守信、和谐共赢的区域合作大环境。丛书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
当前我国新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突出表现在:①国际"反补贴"贸易争端频发,太阳能、风能设备出口受阻。2010年10月,美国就中国补贴风电设备的相关措施发起"301条款"调查;2012年10月裁定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存在补贴行为;2012年11月,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启动反补贴调查。"反补贴"贸
本书稿全面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税制改革的历程,详述十八大以来各项税制改革进展情况,重点对特朗普税改所引发的全球减税浪潮以及国内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减税降费何去何从,中国税制改革走向何方,如何引领、配套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思考。
为了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夯实政府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编制基础,财政部陆续发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解释,以及《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陆续发布了该制度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补充及衔接固定,本书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相关规定的合订本。
本书分为七章,主要对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对税收累进性和收入再分配效应的测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分项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税以及分行业个人所得税等三个方面研究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并分析我国城镇居民间接税的再分配效应,探究增值税“扩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12366热点问答⑥》——减税降费特辑,内容来源于12366纳税服务热线及平台,一年来受理的减税降费热点、难点问题,经税务总局业务部门审核确认答案后汇编成册,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地方税(费)种等。本书采用“一问一答”形式,便于读者迅速找到关注的问
企业避税行为是一切降低企业显性税收负担的行为。企业实现避税目的有两种方式:第一是通过只减少应税利润而不影响税前会计利润的方式,由于这一方式往往会形成更大的账税差异,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为“账税差异避税”;第二种是采用同时减少应税利润和税前会计利润的方式,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为“账税一致避税”。本书主要研究了中国企业账税一致避税
本书汇集了中国财政学会2018年8月召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基础理论”第二次研讨会上,30余位中青年学者发表的精彩讲演。与会代表围绕财政基础理论创新这一中心议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反映了该学科领域研究的*高水平和*新成果。
虽然我国三大产业在结构和规模上都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革之中,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财政政策的产业效应研究》通过实证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我国三大产业的差异性影响,为调整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及促进三大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