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论的修辞学与法学的关系相当密切。在希腊--罗马时代,此种关系十分明显;在当代,此种关系也已被重新解释并得到各学术领域的广泛重视。在法学领域,国内的学者已开始关注此一问题。徐国栋教授并亲力将古典修辞学的一篇重要文献--西塞罗的《地方论》由拉丁文本翻译为中文。并对其进行研究评价。全书分为6章。第一章\"《地方论》中
本书从生平、著作、思想三方面介绍了伟大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作者引领读者溯源至笛卡尔哲学的出发点,通过细致的讲解和解析,向读者展示了笛卡尔哲学的全貌,剖析了笛卡尔的思想脉络,讲明了笛卡尔哲学在历史上的起承转合和重大影响,为读者重现经典、启迪新知。
本书主体内容是德国哲学家贺伯特·博德(1928-2013)教授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几十次讲座,他以黑格尔的逻辑学为索引,透彻地阐明了《精神现象学》各个章节中的逻辑关系及整体发展,使得《精神现象学》成为把握近代哲学历史进程的“拓扑学”,同时也说明了后黑格尔时代的思想主题乃至现代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
用通俗的笔法,记叙了卢梭与休谟之间的恩怨,并试图做更为深入的探讨,究竟是什么,促使这两个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由亲密无间到反目成仇的过程。作者犀利的发现两位哲人在世界观、行为模式上的巨大差异,从深层次上对他们这次“争执”做了探讨:一个感性的人与一个理性的人,一个喜欢内省乐于独处的人与一个热爱交际甘于应酬的人,等等,道
《探究希腊人的灵魂》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戴维斯(MichaelDavis)解读古希腊经典的文录。作者对所论文本的选择,无论是史书、诗歌还是哲学,从深层意义上看,都既是诗的也是哲学的。全书分四个部分,分别解读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欧里庇得斯和柏拉图,加上导言解读荷马,全书共解读了五位古希腊经典人物的作品。《探究希腊人的灵魂
廊下派在西方古今文明变迁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作用,我们有必要开拓廊下派研究。“廊下派集”以迻译廊下派著作为主,亦注重选译西方学界相关研究佳作,为我们研究廊下派奠定了必要的文献基础。《廊下派集:廊下派的城邦观》为我们解读古希腊廊下派主义的政治哲学提供了新的观点。古典学者斯科菲尔德在《廊下派集:廊下派的城邦观》中探索了
伯格森被誉为生命哲学的杰出代表。“生命”在伯格森思想中地位非同寻常,呈现出文学与哲学两个理想向度:从文学角度看,炸弹般的冲动、雪球般的记忆、流水般的绵延、云团般的直觉……这些极富诗意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创造与变化的生命世界:从哲学进路看,伯格森思想中的绵延说、记忆论、自由观、创演论等学说无一不浸染着浓郁的生命气息
休谟提出的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价值论、伦理学领域的一个基本的、但尚未解决的问题。一些哲学家继承并发展了休谟的观点,将它演变为所谓“休谟法则”:即事实和价值分属两个完全不同、互不相关的领域,价值判断决不能从事实判断推导出来。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为基础,从探讨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内在关联出发,系统研究了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为国内外热爱德国哲学、热衷于外国哲学研究的学界同人提供一个深入研究德国哲学和外国哲学的理论平台,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的前沿阵地,在业内具有极好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本书是布朗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谈话是书的半成品,尚未成为有作者签名和封面包裹的书。在这些字字珠玑的谈话里,布朗肖与作家和哲学家之间的机锋为我们理解法国当代思想提供了一把关键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