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上海大学博物馆编。2020年底,上海大学博物馆举办了“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三星堆专题展走进国内高校博物馆,这还是第一次。展览以16件(套)文物概览式展示长江上游地区先秦时期古蜀文明成就的杰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与辉煌,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多达8件,也有5件三星堆出土典型器物的复制品。这些展品包括三星堆遗址
《寰宇贞石图校释》手稿本是徐无闻公为谢承仁先生主编《杨守敬全集第九册·寰宇贞石图》的工作本。出版的《寰宇贞石图校释》因著者的离世,未能作最后的审定,留有一些遗憾。今徐立先生将手稿本整理,单独成册。已经通过我社的选题论证。
杭州西湖周边诸山,自唐代以来形成了上千处以文人题咏为主的摩崖题刻近千处,主要分布区域主要包括吴山、凤凰山、将台山、慈云岭、玉皇山、南屏山、大麦岭、风篁岭、南高峰、石屋岭、烟霞岭、飞来峰、宝石山、栖霞岭、孤山、定山等地。这些题刻,构成了杭州西湖文化景
名物研究是说明诸多历史文化现象的基础。《秦汉名物丛考(增订版)》是王子今教授在秦汉史领域耕耘三十余年所得,其考证对象包括秦汉百姓日常饮食之酱、豉、盐菜、酒、脯、饼、蜜、豆、枣、乳,衣饰之赤帻、襁褓、胡粉、香囊、手巾,行居之行囊、行縢、偪胫、马甲、掌蹄、鹿车、流马方囊、木罂缻,道路形式之浮桥、阁道、石道、复道、复壁、虹梁
《明清景德镇陶瓷艺术与赞助机制》是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课题,本书分为四章,介绍了明、清两朝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赞助机制,《景德镇陶录》成书刊行与翻译传播过程中的赞助机制,15—18世纪欧洲艺术与景德镇陶瓷艺术等内容,论述了赞助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审美文化等
本书分为上下编两部分。上编《清代中前期闽地玩现群体丛论》,收文章四篇:《清代中前期闽人玩砚群体概述》《林在峨〈砚史〉研究》《林在峨〈砚史〉对于鉴别传世闽中诸人遗砚的价值》《清代中前期闽地玩砚群体主要人物小传》。下编《林在峨〈砚史〉笺证》,以沪图潘氏本为底本,除对《砚史》作出断句及详尽注释外,还厘清、校正了在传抄过程中所
本丛书以山西境内10座古寺的壁画遗存为主题,年代跨度从北宋至明朝,完美展现了山西地区民间古代绘画艺术的风貌,其内容主题多样,各处遗存均具有独特的美术风格。由于这些壁画绘制年代较早,部分出现残损,其图像质量日益下降,故此次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均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画的样貌,可作为珍贵的美术史料供读者鉴赏。本册所选壁画位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