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以艺术史为基础的美学著作,是把艺术史研究与美学问题研究结合起来的尝试,对美感的性质与内涵,艺术的公共性、自律性与象征性,“艺术家”概念的内涵与艺术在近代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艺术中的情感问题以及图像的意义等众多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书中既思考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问题,也从艺术社会学角度探讨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
该书以魏紫熙为个案,选取了其30余件作品,包含书画、印章等,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画家生平进行解读,深入挖掘其艺术特色和成就,既观照其艺术主张,也研究其艺术人生,在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整体历史中阐述其艺术成就和影响。
该书以黄宾虹为个案,选取了其30余件作品,包含书画、印章等,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画家生平进行解读,深入挖掘其艺术特色和成就,既观照其艺术主张,也研究其艺术人生,在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整体历史中阐述其艺术成就和影响。
《梁克勤舞台影视美术集》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舞台影视美术作品选登,即从849张设计图中筛选出79个剧目的323张图和38张美术习作;二是其在舞台影视美术事业上成长、拼搏、成功的经历及理论探索;三是报刊对其作品的评论。作者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其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形成的创作理念和设计表现风格,特别是其独具一格的戏曲舞美
《美术视野:杨国新中国画作品》作者为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曾以油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荣获奖项。近年涉足于中国画创作,精于人物,亦工花鸟,擅于写实人物的主题性创作,也善于画变形抽象人物,是一位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美术视野:杨国新中国画作品》精选了画家近作50多幅,有表现工人的写实性作品,也有
借助于文学理论的研究经验、路径和方法,本书力求对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挖掘、整理与建构,同时也试图探讨中国古典艺术理论所涉及的经典文献、版本体例及构成理论体系的诸多典籍内容进行考察。本书确立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建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史中受其理论影响的史实,特别是渗透在传统艺术各个方
1.匠心中营造,涉及工艺、材料、技艺、新知,以一种创客精神,用设计打开世界,读懂世界。2.班门前弄斧,实现深度阅读和求学新知的理想。3.全新改版,兼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德国红点奖得主亲自操刀,借用设计的力量,“营造”全新《班门》4.在本书中,我们将为您呈现——林徽因先生研究敦煌“边饰艺术”的稿件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的作
《绘画、权力与赞助机制——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职业艺术家的兴起》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艺术史的一部经典之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繁荣对西方社会的发展和声望有着深远的影响,诸如乔托、拉菲尔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所作出的个人贡献无法估量,然而,只有个人天赋才是成就这些大师的**决定因素吗?本书作者通过对1250—1600年期
《时代的艺术:大芬美术与产业的升级和蜕变》聚集了三十余位外艺术领域学者和艺术家对以上近些年学界与业界关注的新态势的专业观点,试图呈现、梳理和沉淀丰富多样的、正在发生的新艺术业态和艺术新变量。一篇“科技艺术:媒介、语言与逻辑”,主要讨论新技术在今天如何影响艺术,新技术会为艺术带来哪些新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第二篇“公共艺术
本书从新梳理吕凤子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理论,并附两万余字导读文章,配有美术史图片及吕凤子先生作品80余幅,相信这本吕凤子美术史论研究文集会给当代美术史论研究人员从新认识吕凤子先生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