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属于古籍整理,以南朝梁元帝所绘《职贡图》传世摹本切入,首先提供了《职贡图》北宋摹本、阎立本摹本(《王会图》)、南唐顾德谦摹本(《梁元帝蕃客入朝图》)彩色长卷,并且获取了藏馆的授权。前言介绍历代《职贡图》类似题材的图画史和研究状况,然后分章对三种版本的题记、像赞进行校注,后列“历代书画题跋资料辑录”、“南北朝交聘史事
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依托大地、利用大地、改造大地的行为,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历史地理是研究往昔的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以比较清晰、系统的方式,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是了解中国历史地
本书提出了关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1+2+3+4+5+6”知识框架,即将该地区看作1个整体,将该地区的国家分为2组(拉丁美洲国家和加勒比国家)。从空间维度,按照地理位置,将该地区分为3个次地理区域(中美洲地区、加勒比地区、南美洲)。从时间维度,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发展进程划分为4个历史阶段(土著人古代农业文明和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与人文环境的日记体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喀斯特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典籍,其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并重是这部游记最为突出的特点,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这部游记曾被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钱谦益称誉云:“唯念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关于史学方法和理论研究的论著。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以城市史研究为例讨论了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二篇从诸多方面讨论了地图的史料价值,认为地图的史料价值并不在于地图的图面,而在于对地图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发掘,这同样涉及研究方法和视角。第三篇则以当前的“历史书写”为切入点,讨论了时代变迁对
唐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北回”,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诗:“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长江因其悠久的历史,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楚江蠡史》作为其中的地理专著,于康熙十年(1671)刊行。清代初年,文人嵇宗孟随舟考察长江两岸
岳阳,古称巴陵,有着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岳阳人文深厚、风景秀丽,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巴陵老街故事》立足于“老岳阳人写老岳阳城,老岳阳人写老岳阳人”,翰林街的书香氤氲、南正街的人烟阜盛、鱼巷子的远浦归帆、茶巷子的羁客如流、洞庭南路的市井长卷皆入书中,力图还原古城的人文风貌,让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观察世界与体验生活的个体视角。 采用漫谈的形式,突出个人的体验色彩,根据作者走过的世界七大洲(包括南极和北极)以及中国34个省市区(包括港澳台)的经历和体会,通过人文地理的视角观察世界,感受人类与环境的丰富多彩,捕捉人生的体验视角,接触世界的方方面面。既是对人文地理学知识的具体化,也是世界旅行的游记随
我国乡村地域存在资源环境约束、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失严重等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学界有关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系统研究不足,导致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时,难以准确把握乡村演化的客观规律。本书重点研究我国乡村聚落演化的内在规律,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聚落演
一部中国古都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史 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选定一个都城,不但要从政治、地理、军事等方面考量,还要考虑其经济基础、生态环境、交通物流、人口流动、文化演变等多个方面。 在中国历史上,曾确立过大大小小200多座都城,有的兴盛千年,有的则昙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