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如火如荼、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图书馆界作为中国全面抗战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以其“文化救国”的思想与实践,为抗战的“全覆盖”和“全员参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阐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图书馆界的文化救国活动,包括通过转移珍贵文献、抢救收购沦陷区文献等方式努力保存中国优秀典籍,传承中华传统文明;克服一切
《三十作家与现代文学丛书(套装上下册)》是继《巴金与现代文学丛书1935-1949》《鲁迅与现代文学丛书1925-1936》之后再推的一部力作,在现代文学丛书研究与版本收藏领域,可谓独树一帜,较有史料研究价值。主要介绍了二十五位现代作家参与主编的现代文学丛书,如徐志摩(新文学丛书、新文艺丛书)、胡风(七月诗丛、七月文丛
《汉语主题词表》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叙词表,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主持编制,505个单位参与,1980年6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共收词汇108568条。《汉语主题词表》是我国情报界与图书馆界20世纪70年代集体协作的智慧结晶。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报告(2017)》一书是上海图书馆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上海市公共图书馆一年的发展状况的总结以及数据分析。本书分为总体发展篇、体系建设篇、资源建设篇、读者服务篇、人力资源篇、创新案例篇。
《语义指纹著者姓名消歧理论及应用》提到的语义指纹是一种信息指纹,它将文献文本特征表示为固定位数(如64位或128位)的二进制指纹,保留了文本的语义特征且具有很好的降维效果。将语义指纹应用到姓名消歧是一种新的尝试,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消歧效果,而且可以实现较高的消歧效率。《语义指纹著者姓名消歧理论及应用》共分7章,第1章对
职业伦理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员职业伦理根源于职业伦理关系,以职业价值为核心,以职业理念为精神引领,以职业伦理规范为表达形式,以职业道德品质为载体,以职业道德行为为*终旨归。本书首先从认知上研究了图书馆员职业价值、职业责任与权利、职业精神等职业理念方面的主要内容;其次探
《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修订版的编修,遵循佛教基本理论架构,吸收佛教经录的分类经验,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编订的《佛教图书分类法》2011年版等工具书,切合佛教发展实际,兼顾未来发展趋势,形成了一部较为完备的佛教图书分类法。《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首版在2005年面世,本次做了大量修订工作
本书记叙了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图书馆自1929年建馆以来88年的发展历程,以编年发展史和专题发展史两种不同方式,记录了科图队伍建设、读者服务工作、数字图书馆建设、阅读推广和文化共享工程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这是一部难得的基层图书馆一线工作的历史资料汇编,生动而翔实地展现了我国基层图书馆几十年来的发展
《图书馆信息平台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开发》以图书馆信息平台理论为基础,结合物联网技术特点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以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能够指导相关组织单位建立、完善其图书馆现状。《图书馆信息平台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开发》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基础理论部分,对图书馆与图书馆信息化进行了概述;第二章至第五章是
世界上的*本书,是什么样子的呢?人们讲话,人们结绳,人们把图画刻在石头上、布匹上、皮革上、纸张上,渐渐地有了文字,有了书。书籍诞生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步步前行的脚印。这段历史中,又有怎样的精彩故事呢?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书籍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读书之前,先读《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