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统计,我国已是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隧道大国。截至2021年末,全国公路隧道23268处2469.89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1599处717.08万延米,长隧道6211处1084.43万延米。随着公路建设的推进,我国公路隧道从建设期逐渐进入运营期,管好、护好如此庞大规
本书共11章,全面系统简明地阐述了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的建造原理,勘察方法,设计方法,施工方法,施工设备、机具、器材,信息化施工监测方法。以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实例,重点推动大直径盾构隧道在复杂地层、转体空间狭窄下研究推动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与应用,许多施工工艺为该项目首创。全书始终贯穿以优质施工为主题的宗旨。本
本书共分为17章和1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术语与符号、基本规定、总体设计、隧道勘察、建筑材料、隧道结构设计方法、隧道衬砌、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隧道、辅助坑道、洞口及洞门、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法及辅助工程措施、防水与排水、铁路隧道运营及防灾通风与照明、公路隧道运营及防灾通风与照明、防灾疏散与救援、环境保护;铁路
本书通过对公路隧道机电设施、通风技术参考研究,给出了隧道利用自然风和隧道通风风机优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设计的优化措施及方案建议。
本书总结了作者和研发团队的大量电磁探测技术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从电磁法的基本理论、技术和装备的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时间域和频率域电磁法正反演方法、工程应用等方面详细全面地描述了隧道不良地质电磁探测技术,对隧道工程建设者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本书依托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创新性提出了“DCM复合地基+块石振密+碎石垫层”组合的沉管隧道软基处理新方案,揭示了海底沉管隧道软弱地基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变形机理和模量随时间的增长效应规律,创建了可综合考虑碎石垫层纳淤、块石振密、搅拌桩时间效应的基础沉降分析方法,解决了采砂坑厚软基地层快速加固与控制槽底浮泥基槽开挖偏差及掉
本书共分为19讲:第1讲敞开式IBM工作原理与基本配置;第2讲TBM地质勘察与选线;第3讲TBM选型设计;第4讲TBM监造与拆机运输;第5讲TBM施工空间规划设计;第6讲TBM组装、调试;第7讲TBM掘进;第8讲TBM施工初期支护;第9讲TBM衬砌;第10讲TBM有轨运输和皮带运输;第11讲TBM施工通风;第12讲TB
本书共包括9章。第一章为概述,主要介绍工程概况和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第二章基于模型试验和仿真计算,提出钢壳混凝土脱空检测标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重点介绍钢壳混凝土脱空检测的弹性波检测方法。第六章、第七章为比尺及足尺模型的应用及精度验证。第八章基于足尺模型样本数据,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沉管隧道脱空缺陷检测方法。第九章为
本书内容包括:盾构选型及刀盘刀具配置合理性研究、高水压复合地层盾构开挖面稳定性分析、大直径泥水盾构同步快速施工及复合式衬砌力学性能分析、大直径泥水盾构穿越复杂环境变形控制材料研发、大直径盾构穿越敏感环境微扰动变形控制研究、大直径盾构工作井深基坑始发、接收等关键技术。
本书基于汕头海湾隧道工程实践,以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选型设计与海域复杂地层施工中面临的挑战为主线,系统介绍了高烈度地震区隧道结构抗震及耐久性设计、盾构装备选型设计、超大直径泥水盾构现场组装及调试、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与到达、海湾隧道典型地层盾构施工以及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风险评估与管理等关键技术,为我国海底盾构隧道施工积累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