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法律评论》为中山大学法学院创办于1999年的学术集刊,每年出版一卷两辑,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辑以“法律制度中的人与角色”为主题,包括相关成果4篇,分别为蔚泽洋关于为什么“自然人”破产法是最合适的立法选择的探讨,张潋瀚、潘鑫对警察现场执法过程中制度角色与制度能力差异的分析,李卓恒对1
英国剑桥大学法理学教授奈杰尔·西蒙兹等的著作《法理学核心问题:正义、法律与权利》围绕正义、法律和权利这三个法理学核心问题,分析、辨析和评价主要法哲学的观点。其一,通过评析功利主义以及罗尔斯、诺齐克和菲尼斯的观点,对正义加以审视。其二,从哈特、德沃金和富勒的理论入手,全面研究法律在法理学核心问题中的地位和作
本书为法理学领域经典著作,该书中文首版在国内出版之后,受到很高赞誉,自出版后十几年来,在国内法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对于我国法理学的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是法学研究、特别是法理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著作,被国内众多院校列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指定阅读书目。 本书是有关西方法理学的通识性著作,以作者独
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史稿——从理念到实践(宪法卷)
本书从政治学、逻辑学、修辞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探究具有代表性的法学问题,由之形成法学研究的多学科维度。实现了法学研究方法的重构与整合,在学理上基于不同学科落足的学科思维与法学思维的异同比较,为法学方法论的探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实现了法学方法的创新;在实践上通过对多元学科视角的呈现,推动了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对人类世界的身心
本书是以研究民商事基础理论为主,辅以研究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主题的出版物。本书设有“民事法论”“商事法论”“罗马法与欧盟法论”“立法资料专论”等专题栏目,共收入文章16篇。本卷延续上卷,并有延伸,紧密结合《民法典》热点问题,同时关注最新司法解释。全书既有反映私法领域新近研究热点的文章,也有从历史脉络梳理法律发展的文章,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内容,其中上篇“立法法理学前沿探析”包括第1章至第6章,主要讲述民法典时代构建中国立法法理学的重要意义、立法法理学概述、立法的理论面向--维特根斯的立法法理学、立法的尊严面向--沃尔德伦的立法法理学、立法的教义面向--依法立法的立法法理学等内容;下篇“立法法理学方法论构建”包括第7章至第11章,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导论、高校法学专业课程设计原则、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高校法学专业课程评估与质量保障、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与校外实习、高校法学专业跨学科融合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高校法学专业教师发展与教学改革。
这本厚达800多页的《剑桥法律实证主义指南》可以让我们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法律实证主义的概念、理论发展脉络和当下的主要学术争论。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法律实证主义的类型:法律实证主义是描述性实证主义、规范性实证主义、理论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实证主义还是方法论实证主义?2,法律实证主义地理上的不同传统:法律实证主义在
本书旨在对理性化法律分析进行全面批判,进而描绘法律在社会发展中所应承担的民主责任。理性化法律分析通过扬弃19世纪法律科学,乘理性主义与历史主义折中运动之东风,成为占据世界主流的法律观念与自由主义法律自治神话的基石,但因其固守趋同论和深层社会结构教条,滋生出严重桎梏自身想象能力的制度拜物教,阻碍了制度创新和社会进步,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