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清末民初皖江诗人韩宝忠的学术论文集。来自安庆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河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的学者,通过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诗人韩宝忠、文本细读下的韩宝忠诗歌、诗社唱酬视阈中的韩宝忠和多维文化语境中的韩宝忠等四部分,对韩宝忠的诗作《不如痴斋诗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充分呈现了清
本书深入发掘大量本专科、研究生优秀学子的典型事迹,以彩色图文的形式,充分展现江苏省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志向高远、勤奋攻读、勇攀科学高峰、勇于创新实践的精神面貌。他们的事例可以给高校的学子们传递正能量,形成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立志成才的积极示范作用,也充分体现出资助育人工作的
《爱的阳光——新时代江苏资助工作者风采录(第3辑)》是我社“资助育人”系列图书之一种,在图书产品线上具有延续性、创新性。学生资助这项工程温暖且感人,任重而道远。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起点和发展梦想,让有需要的学生都能享有适合的资助,以“资助”助力奋斗,从
本书是“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英雄团体”系列中的一本。本书讲述了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的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
从2004年到2024年,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专业走过了20年历程,培养了许多女性学专业人才。为了了解女性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更好地促进女性学学科和女性学专业的发展,本书选取了15位在京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她们工作在不同行业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她们职业发展的情况、女性学专业教育对她们的影响以及她
本辑新设栏目“香山论道”探讨香山与唐山的历史机缘以及香山华侨在两地之间所发挥的纽带作用。“学术圆桌”精选2023年“纪念开滦建矿145周年学术座谈会”与会学者的发言,内容涵盖开滦煤矿与中国现代化、唐廷枢等近代民族企业家的精神、唐廷枢的故乡唐家湾、唐廷枢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方面。“专题论文”涉及唐廷枢求真务实的企业家
湘楚之地,人才荟萃,涌现出一批学风端方、学问精深的社科名家。他们如松之挺拔,如竹之坚韧,深耕学术沃土,勇攀思想高峰,为湖南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此,湖南省社科联特设“名家故事”专栏,旨在记录和呈现社科名家的学术轨迹与人生故事,迄今已推出三辑,广受好评。本书稿为第四辑,讲述徐晨光、朱汉民、李双元、郑大华
书稿为人物评传,介绍、评价和赞美了唐代书法家怀素。全书共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怀素的姓名、生卒年月、籍贯等基本信息;第二章为怀素中年时期四方游学所发生的故事,并阐述了其代表作《自叙帖》等书作的产生过程;第三章主要以怀素晚年时期的书法作品《食鱼帖》《大草千字文》《圣母帖》《小草千字文》等,介绍了其晚年的艺术思想和生活状况
张孝若著,最早记述张謇一生的一部传记。1926年张謇逝世后,张孝若潜心整理父亲遗著。1930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该书洋洋六十万言。由于作者的特殊身份,所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以及较为公允的评述和平实的文风,使之成为研究张謇生平业绩的第一部权威性论著,标志着国内对张謇研究跃上新的台阶。初稿先由南
《我是人间谪仙客:十个李白》是青年人气作家慕容素衣最新力作,用谪仙人、异乡客、少年游、相如梦、道教徒、行路难、醉长安、楚狂人、纵横家、捉月歌十个侧面呈现了诗人得意与失意、大喜与大悲的人生历程,完整塑造了一位飘逸洒脱、狂狷不羁、才华横溢的天才诗人形象,其中有对李白家世及其青年时代更细致全面的复述呈现,呈现其在盛世与乱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