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圣光机学院7个有代表性的优秀学子——余佳珂、黄向荣、许凯胜、高匡庸、易煊、岑滨斌、黄凡丁的故事。通过阅读此稿,读者不仅能鉴赏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受人物的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更能遇见一段未能见识的人生,在对照中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提升自我。
本书是郭维口述,其女儿郭玲玲整理的关于郭维的个人成长及电影创作的纪念画传,沿着郭维的成长和艺术创作之路这两条线索来进行,以他对艺术,对电影的热爱为主题。书稿分三部分:生于革命,长于战斗;八部电影炼真金;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的日子。书稿中有近300幅照片。郭维(1922—2014),编剧、导演。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导演,
邓嗣禹(1905-1988),被国内研究学者称为中国文化与学术"走出去的先驱者,中国早期最有成就的留美学者之一。他为20世纪中国文化和学术走向世界,以及国际汉学的发展曾经做出过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邓嗣禹太平天国研究,从不同角度评论英译《颜氏家训》的硕士论文,相继发表有9篇,博士论文正在撰写过程中,其他相关研
单士厘,出生于海宁。晚清外交官钱恂的夫人,新文化运动闯将钱玄同的大嫂,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的伯母。她的弟弟单不庵是著名的朴学大家,担任过北大教授和图书馆主任。 她是一位奇女子,博学能文,随夫游历日、俄、英、意、荷等国长达十年,留下晚清专享女子国外游记。《癸卯旅行记》“以三万数千言,记两万数千里之行程,得中国妇女
本书系中宣部2024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中国因他们而改变系列丛书之一。张宏达,植物学家。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建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国家教委生物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区系学等多方面取得
本书系中宣部2024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中国因他们而改变系列丛书之一。陶诗言,浙江嘉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陶诗言先生从事科学研究七十余载,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
本书系中宣部2024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中国因他们而改变系列丛书之一。王之江,1930年11月2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籍贯江苏常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书详细记录了王之江院士这位战略科学家的成长路径,具体阐述了王之江院士在光
本书系中宣部2024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中国因他们而改变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基于科学发展的视角去研究张钹院士追求科学,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大家的成长历程。主要按照时间顺序,以张钹院士人生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为节点进行创作,对从张钹院士出生一直到2023年的各时间段都有所涉及。对不同的历史时期,
顾毓琇,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理大师。1923年自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该校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是清华大学工学院以及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上海戏剧
校友是学校的名片,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学校的品牌。本书收录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成长、心得感悟、职场风貌,通过校友这一视角体现了晓庄人的风采,反映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办学成果和培养质量。同时,校友们的榜样将激励、鞭策更多的晓庄学子们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