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现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经典学术著作,此次以简体横排本出版。 先秦诸子年世问题甚多,前人多据《史记》中的《六国年表》加以考订,然而《六国年表》仅据秦史,本就多有阙漏错讹。钱穆先生历时数载,写下百余篇考辨,后又历时二十载勤力补订,汇成这部四十余万言的煌煌大作。 在本书中,钱穆先生通过考证汲冢《竹书纪年》,改正《史记》
本书是注解与阐述老子《道德经》的著述。全书按《道德经》体例编写,共有八十一章,另有前言、后记以及老子小传,向读者介绍本书的由来、目的以及成书过程,并简略介绍了老子的生平传闻,让读者对时代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各章包含《道德经》原文、注释、直译、解读等,面向普通读者,包括成人、少年、儿童等,力图用通俗易懂、平铺直叙的语言
黄玉顺教授所建构的生活儒学思想体系,从2004年问世开始,便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学界对生活儒学加以介绍、研究和评论的文章已有约200篇。这些文章,多数已陆续结集出版。本书是学界对生活儒学加以介绍、研究和评论的文章的第七次结集,共收录文章31篇,作者包括知名学者董平、姚新中、程志华、余治平、赵法生、方旭东、郭美
本书共设四章,内容包括:晏子与《晏子春秋》、《晏子春秋》相关出土文献研究、《晏子春秋》的治国思想研究、《晏子春秋》的哲学思想研究。
唐玄宗注《道德经》着重发挥了老子无为哲学的理身特别是理国思想,他的注文有些地方并不符合老子愿意,但也不乏自身创见。书名中的心解,顾名思义注重心领神会、以心解其义,本书立足于诠释学与创造性诠释学的视角与思维,着重考察唐玄宗对老子无为哲学的发展之处以及唐玄宗为什么这么解释、创意何在。他的君德官德思想、民本与教化思想、国际交
《善的历程》是一本哲学史著作。该书按照时间顺序共分为十章。第一章写的是孔子对于儒家价值体系的奠基,第二章第三章分别讨论的是孟子和荀子,第四章讨论的是《中庸》和《易传》两个文本,第四章探讨的是董仲舒的思想,第六章第七章分别处理的是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书中称为“宋明新儒学”),第八章讨论的是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转变,第九章研
本文集所说的“情理学派”,是冯友兰先生及其弟子、冯门蒙培元先生及其弟子、蒙门黄玉顺先生及其弟子,共四代学者共同组成的一个重要学派,其间一脉相承的核心观念是“情理”。全书共分四编,第一编聚焦于冯友兰哲学思想中的“情理”维度;第二编写蒙培元先生创立了“情感哲学”(亦称“情感儒学”)体系,开启了当前儒家哲学的“情感转向”;第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出版了关于孟学研究的思想通史、儒学史、断代史、孟学专著、孟学论文集、孟学普及著作等论著200余部,发表孟学论文2000余篇,其主要内容大致划分为五个方面:孟学整体研究,孟学专题研究,孟学流传、影响研究,孟学中外比较研究,孟学普及研究。本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采用划分类别、突出
孔子是中华文明史上名副其实的“至圣”,是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儒家理念是主流价值观的典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塑造了中国人的灵魂,构建起民族的价值思想体系。我们大家都应该将孔子作为观察、分析、效法的榜样。白平教授精于古代汉语和训诂校勘,其注释简明扼要而别具一格;其白话译文字斟句酌而畅达易读;其解读基于多年研究和体
维新儒学,不仅为晚清时期维新变法运动提供理论指导,也在西方科学传播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在其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思想中均有着生动的体现,这使得维新儒学成为了研究儒学与西方科学关系的绝佳素材。作为晚清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儒学形态,维新儒学的建构过程限度地体现了儒学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这种包容性与开放性表明: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