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文化部中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节日仪式研讨班”成果集结与展示。该项目是在文化部非遗司指导下,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承办、松阳县广电新局协办。本书完整反映了该项目的模式、理念、方法和内容。1)培训项目搭建了专家学者、传承人与非遗工作者三者融合的研究平台模式。2)将
本书全面梳理了1500-1800年间中国和欧洲早期相遇后在思想上交流与汇通,分别介绍欧洲文化、科技、宗教、哲学思想的在中国传播以及中国文化和哲学在欧洲主要国家的影响。全书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和欧洲早期的思想文化交流与融通,揭示了中国和欧洲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是在相互影响下发生的,纠正了长期以来仅仅从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的角度所
本书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编写。《艺术东岸。24》是系列图书《浦东文化》的第二十四辑,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时代新风正气,润泽浦东人的精神生活。图书采用大量新闻照片反映并记录2020年1~4月浦东新区公文化热点和重大文艺活动。“艺术地带速览”介绍了东方艺术中心、宋庆龄纪念馆和上海宝龙美术馆;“乐闻创新视野
本书稿为浏阳市政协组织编写的《浏阳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是一部采风随笔集,选取浏阳市已经获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5项,以历史文献为基础,以非遗项目传承人为中心,结合实地采风调查资料,详细介绍这些非遗项目的工艺、流程、特色、目前遇到的困境。分为上下册,上册由彭晓玲执笔,介绍国家级、湖南省级、长沙市级立项的非遗项目,下册由
本书为“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是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和总揽。本书全面梳理了2018年以前东阳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美生动的图片逐一介绍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和宣传东阳优秀传统文化。
本书以山东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背景、现代乡村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变迁为研究背景,结合自然、社会、文化环境,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分析归纳、模式推演等研究方法,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发掘文化遗产价值、发挥文化遗产作用、繁荣振兴乡村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山东文化遗产的赋存状态、价值组成、保护历史、保存现状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这里面的人不是抽象的人,离群索居的人,而是活生生的人,现实中的人,历史中的人。在建党百年之际,本书拟记录描绘吉林省从建党1921年左右的一千万到今天的2700万人依托文化的存在方式的历程。具体内容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南,梳理百年来的吉林文化发展脉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文
由互联网技术再造而生的网状传播新模式,不仅促成娱乐产业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而且引发中国文化结构的深层次变革。《蜕变(娱乐传播视野下中国文化分层的网络时空)》基于人、娱乐传播、社会时空三者互动的思路,以千禧一代为研究对象,引入时空社会学分析方法,探究中国娱乐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同时探讨网络娱乐作为生产资料,如何创造社会空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多重维度研究》立足于中国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以“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论述”为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全面与系统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侧重于从时代、哲学、政治、科学、道德五个维度对“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论述”
这里汇集了地道的老昆明风土,是不是超越了你的见闻三山一水是昆明外城的得天独厚,滇池的前世今生不是宿命;三山四海是昆明内城美的内涵,翠湖的四海不是浪得虚名;老风水辨正传说中的明代龟城、紫微龙说;老城堡讲述老昆明军用城墙千年金身不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