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内传校注(全二册)
《庄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共蒙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等单位共同组织编撰的专业学术集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地共建国家智库平台,集中推出当前国内外庄学研究领域的成果。本刊深入挖掘庄学思想内涵,分析庄学的源流与特性,探究庄学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
本书从《周易》《大学》《中庸》等先秦儒家典籍出发,梳理儒家核心思想,在当代语境里阐发儒学的价值,论述当代价值观如何从儒家思想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源泉。问题鲜明,提纲契领,讲座式语言,是一本给普通人读的儒家文化著作。
谶纬之学是一种兴起于两汉之际的神学文化思潮,对中国传统经学、政治、文化以及学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诸纬之中,《诗纬》因为关乎《诗》与诗学,内涵丰富且价值巨大,尤为现代学术所重视。作者对《诗纬》文献进行了深度整理与深人研究。文献整理以校勘佚文、汇辑注疏为主,在为学术界提供可靠基本文献的同时,也呈现出《诗纬》的整体学术脉络与
《医易闲话》与二月份出版的《老子略说》相同,也是依胡涂医发表在古传中医论坛的医易闲话系列文章集结而成。作者的眼界是开阔和前卫的,其内心和人格的定位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从文化随笔角度出发,阐述易与医之间内在的联系,本书跟以往各注家不同,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以清新幽默、通俗易懂的文字把易与医之间的深刻内在联系相结合注
本书是安伦教授历时六年研究《老子》的中英双语译本。作者花费六年时间考核对比了仍存世的300多种《道德经》版本,其中包括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本和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简本,据此修订出一个新文本。因为其中对存世文本中的大量错误都根据翔实的依据做了修改勘正。该文本原载于作者论述老子和《道德经》的专著《老子指真》(北
自2017年秋季起,旅居山东邹城的邵逝夫先生在孟府习儒馆开始讲习《论语》和《孟子》,前後开展了十数场公益讲座,他立足心性修养,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讲明了儒门修身工夫体系。这些讲解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深入浅出,激昂感人,闻者莫不动容,深受启悟。本书即邵先生根据讲义文稿整理而成,分为《论语四讲》和《孟子八讲》,合为十二讲。
《梅花心易》也称《梅花易数》,是宋代邵雍的著作。本书对《梅花心易》内容进行疏证、解读,体现了疏证者对该书的理解和认知。此外,本书通过研究宋代及宋代以后出版的易数图书,考察《梅花易数》从编辑成书、历次修改到整合编纂并传播海外中华文化圈等一系列的过程,可以看到《梅花易数》的传播在进入图书化后,产生的衰落、发展与变异。
本书通过预览考古探源哲学解读易经运用哲学内涵篇章,实事求是地探索了易经的哲学思想,重点探讨了易经的变化哲学本质及内涵。通过与过程哲学、辩证法的对比研究,阐明了易经变化哲学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例分析的方法,使易的哲学内涵更利于读者理解。
如果没有《老子》,人类思想史一定与现在完全不同。老子的主张深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读者的欢迎,其中就包括欧美和日本。本书以千百年来人们发掘出的有关《老子》成书线索材料为依据,以道这一个词为中心,以思辨的态度重读这部经典,试图帮助现代读者剥离众多诠释和解读,重新审视经典,了解如何让经典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