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程(上册):中国部分》原是北京舞蹈学院所开的一门课程,早在1989年时,根据课程需要首次设置此课,名为“中国音乐”,内容讲的是中国音乐史。作者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状况和专业学习的需要,一直在不断地调整,成为现在这些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教程(上册):中国部分》结合学生非音乐专业又从事艺
本书系高校本科音乐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起始,记述了1949-2000年的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历程。在各个历史阶段,主要介绍了音乐事业的发展、传统音乐的发展和改革、代表性的音乐体裁和形式、代表性的作曲家及其代表性创作。 本书史料丰富、结构清晰、图文并茂并配有代表性曲目的音响光盘,教学适用
本书没有采用谱例和图片,这是因为在接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的约稿时,和出版社有一个协议:有关的音响、音像、曲谱、图片,将要另外编辑电子课件,以便于大家在教学中使用。在编写《中国音乐通史教程》的过程中,尽量想体现“重写音乐史”的设想,对过去中国音乐史忽略的一些人和事,都尽量地做到以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去重新审视,并作出我们的判
我国的民族音乐,包括以时期分属的传统音乐与现代新音乐两大部分。现代新音乐,一般来说,是指“五四”时期以来的专业性音乐艺术。诸如各种题材、体裁与形式的声乐曲、器乐曲,包括大合唱、交响乐、歌剧、音乐剧等等。传统音乐,大体是指“五四”时期以胶的音乐艺术。本书将主要论述传统音乐部分。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概论》的撰写
本书系高校本科音乐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旨在向读者介绍音乐学学科在整个学科分类体系中的位置、性质、特点及其研究方法、发展历史,音乐学各分支学科的定义、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历史现状与发展新动向。 本书的特色在于:第一,突破了以往狭义音乐学的概念,把音乐创作学、音乐表演艺术学涵括进来,真正体现了“音乐学是研究有关音乐的学问的
本书系高校本科音乐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音乐史教学的权威性读本。本书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音乐开篇,记述了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历程。以时间为序选取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风格流派、作曲家,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展开论述。本书图文并茂,乐例丰富,并配有代表曲目的音响资料,教学适用性强。
本书是关于欧洲音乐的文集,通过介绍50位欧洲著名音乐家作品及其欧洲经典音乐的三百年历史,阐释音乐与人生、音乐与教育等的关系。
为使更多的读者了解这门学科以及它下属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原理、方法、发展历史、学派和它们的学术观点,我将自己讲授的两门课的讲稿加以整理,并根据近年来收集的资料做了一些补充,编写成这本书,希望能对大家学习了解音乐学的各方面的知识有所帮助。本书章是对音乐学的总论,之后再分为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民族音乐学三大部分,逐一
本书涉及的主要范围,是音乐美学和西方音乐史学,此外,也有少量的文章是涉及音乐学学科建设、音乐教育以及治学心得等方面的。文集中收集了作者1995年至今撰写的一些文章,其中大部分已经在国内的一些音乐理论刊物上发表过,也有几篇是尚未发表过的。
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罗克时期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20世纪音乐七编内容。《西方音乐通史:音乐卷》(修订本)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是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之“音乐卷”。读者介绍了西方音乐通史。全书共分七编,以时间为序分为: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