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原作家群年谱丛书”系列的一种,是一部文学研究性著作。姚雪垠(1910—1999)是我国一位从“现代”跨入“当代”的著名作家,创作了《差半车麦秸》《李自成》等经典小说。其中,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一部具有独特审美价值与时代意义的作品。《姚雪垠年谱》以阳历为主、阴历为辅,按年、月、日顺序记事,以谱主文学创作为纲
本书是“中原作家群年谱丛书”系列的一种,是一部文学研究型著作。周大新(1952-),当代作家,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创作长篇、中篇、短篇小说,随笔、散文及影视剧本共计700余万字,曾获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南丁文学奖等,在军事题材、地域乡土、城市生活等领域多有开拓,是从河南邓州走上文坛的著名作家。《周大新
田中禾(1941—2023),原名张其华,当代著名作家,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历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第五、六届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出版有长诗《仙丹花》,长篇小说《匪首》《父亲和她们》《十七岁》《模糊》,中短篇小说集《月亮走我也走》《印象》《轰炸》《落叶溪》《田中禾小说自选集》《故园一棵树》,散文随笔
本书是一本关于徐霞客本人及其著作《徐霞客游记》研究的文集,是当代徐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对于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祖国名山大川的历史资料、文献、历史沿革的考证、辨析,以及对徐霞客本人生平、后世及友人史料的考证与研究,向社会介绍徐霞客的事迹,宣传徐霞客的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本书稿积极努力为徐学爱好者继续深入研究徐霞客
自1790年徽班进京之后,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京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中,出现了诸多杰出的京剧名家。本书是著名京剧“四大须生”之一高庆奎的个人传记,他也是高派唱腔的创始人。从高庆奎的父亲高四保开始,高家几代人见证了京剧从诞生到兴盛的发展历程,高庆奎身处其中也完成了他的艺术人生之旅
匠心筑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多次提及工匠精神,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弘扬工匠精神的要求,强调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阐明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涵。当前,我国已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访谈·文章”,围绕30位李震坚先生的家人与学生的采访纪要,从多个角度切入,走近不同时期李震坚先生的精神侧面。第二部分“研讨会”,集合“李震坚与20世纪中国人物画”研讨会现场发言实录。
本书撷取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六位名匠,从文明史的视角,穿梭于中华匠人的精彩人生以及他们的传奇造物故事,辅以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佐证,对中华匠人展开一次略景式的微观叙事,借助故事化的语言讲述了在各自时代的中华匠人的发明创造历程及其表现出来的工匠精神,探讨了中华工匠对于文明的深刻影响,也揭示了中华工匠文明的世界身份、功能与价值
为向新中国75周年华诞献礼,反映近年来人社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和成功经验,出版集团与劳动保障报社共同商议,拟将劳动保障报社精心推出的“新时代新征程一一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等专题宣传报道汇集成书,集中展示全国人社系统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人社千
本书稿考察闽东韩城陈氏宗族的发展史,主要依据田野调查所获资料及方志、族谱等相关文献史料,探讨一个“城中族”如何在城市社会中生长、发育起来,并在急剧变迁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进而揭示“城中族”在中国宗族研究中的类型意义及其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角色。研究发现,城中族构成我国具有丰富内涵、多变外观的宗族组织的一种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