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讲解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每个章节包括基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思考练习、中国智慧与经济学、拓展阅读、实践训练任务等),同时加入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职能等展现时代特色的内容。包含的章节有:章经济学概述;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生产理论;第五章成本与收益理论;第六章市场理论;
这本1948年出版的《欧美经济学史》,是赵迺抟先生在北大及西南联大多年主讲经济思想史课程的基础上写成的,是凝结他20多年研究、教学心血的代表作;它包罗了欧美近现代各流派经济思想家的学说,尤其着重对70多位欧美经济学家的生平和经济学说做了专门的考证和论述。书稿表述严谨,体例详备,文字优美易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济学思想史
本书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上限为威廉·配第和布瓦吉尔贝尔的经济学说,下限为阿弗里德·马歇尔的经济学说。为了说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思想渊源,在引论中论述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虽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早说明,但由于它是封建社会晚期的经济学说,是资产阶级经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科的教学需求,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一批优秀的国内学者,编写了这本《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等原则。本书的内容安排大体分为五个板块。第一板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观,主要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为可持续发
本书内容分四大模块十个单元。第一模块为认识经济学,第二模块为经济主体的行为,第三模块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运行,第四模块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本书以实训为抓手,以理论为载体,分析经济现象,组织课堂实训。打破了经济学传统教学方式的沉闷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场景,利用简单易得的实验道具
本书阐述了经济史不仅是属于历史学的分支,在经济学科更是属于社会经济史的观点,作为经济制度变迁的经济史,本书介绍了清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史,而且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涉及金融史、财政史、交通史、经济思想史、行会史、工业发展史等;本书包括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思想发展、清代王毅德发钞思想和于树德与信用合作思想的传播、20世纪30年代
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和吴汉洪教授、北京大学刘文忻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冯金华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尹伯成教授共五名教学人员组成编写组,高鸿业教授任主编。本书第一版至第七版顺次于1996年、2001年、2004年、2007年、2011年、2014年和2018年出版。第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本书包括了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
本书写于20世纪末,原书于2001在美国出版。在书中,作者诉诸诱导创新的理论来解释技术变革,介绍了几种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探讨了技术革新在发展思维和经验的作用;作者还深入分析了技术变革及制度变革的根源,展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技术和制度创新模型及其要素;讨论了一系列战略技术或通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向可持续性发展过渡将要面临
为了描绘更具体的未来商机图,日本著名的财经类出版巨头——日经BP发起了一项名为“100项蓝海”的专业调查,八十多名站在商业与科技创新前沿的研究员、专业主编、企业顾问从各自专业领域中精选出具有潜力的蓝海市场,汇总出2030年的100项蓝海。本书正是对本次调查的梳理和总结。本书共8章,第1章和第8章以对话形式展开,综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