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已经习惯在拥堵的街道上或地铁的轰鸣中度过一天初的一个小时,目之所及的是千篇一律的国际范写字楼、纵横交错的高桥地道和茫然失序的人群车辆。这就是城市生活的本来面貌吗?城市应如何建造,人类该如何生活其中? 乔纳森罗斯认为,城市就像自然界的有机物一样,不断感知并适应周围的变化,而理想的城市,是人类与文明的碰撞和联结。受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年应急管理项目“雄安新区城市生命线系统风险评估与建设策略研究”(批准号:71741038)的研究成果。本书基于韧性城市建设的角度,从雄安新区城市生命线建设的现实背景与未来风险管理的需求出发,系统梳理了韧性理论、风险理论与应急管理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城市韧性的基本风险结构及城市生命线开发风险分
本书从绘画基本知识、透视图及鸟瞰图的结构画法、分析图的绘制、规划设计要素表现、总平面图的表现方法、立(剖)面图画法、马克笔上色逐步深入,主要针对美术功底较弱的初学者,选用最清晰明确的图示语言进行编写,力求简单易懂、容易把握。在讲解表现技法的同时,试图将设计思想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以致用。
本书汇集了《山东园林》杂志2019-2020年的精品内容,涵盖技术前沿、风景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及风景园林工程等四大版块。为园林单位提供了前沿信息和政策支持,同时为园林建设的品质提升树立了标杆、引领了方向,助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山东建设。
本书是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国土空间规划新技术、智慧城市与数字孪生、数据治理与数据赋能、业务重构与全程智治、自然资源监测监管、城市体检评估技术六个板块。书中以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实践为重点,详细介绍我国各地规划院和城市规划信息中心等相关单位或管理部门近年来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理论成果。本
本书以“韧性城市”为研究背景,在城市灾害、脆弱性和应急管理等理论指导下,以广州市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尺度、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应急避难场所的区位特征、空间布局优化方法、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空间可达性和疏散路径分析,形成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设施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并深化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区
该书收集了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四十周年以来承担的代表性的优秀编研与设计作品,内容涵盖了城市研究、国土空间规划、区域研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建筑设计等各个设计领域的内容。不仅设计涵盖领域广,而且设计理念先进,富有前瞻性,有利于推动青岛市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设计的典范性也能给同行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样式,中国园林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似乎没有其他古典造境,能比它更真实、亲切、优雅,能让我们体认中国人的世界观,领略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可是,在时代狂澜席卷一切的巨变中,中国园林似乎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在转换为博物馆的过程中渐失了生活的本味儿。难道这就是中国园林终的归宿吗?在本书中,著名建筑师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1年会论文集
本书自1985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经典著作。阿兰·B.雅各布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期间,开设室外观察课程,带领学生在旧金山街头行走观察讨论,以此为基础完成本书。作者以旧金山、圣何塞、辛辛那提、罗马、博洛尼亚等美国和欧洲城市为例,以通俗生动的文字、丰富的照片和图解,首次阐释了观察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