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判断力批判>文本解读》是作者从事康德《判断力批判》教学与研究多年的结晶,通过对康德庞大而严谨的认识论体系进行解码,对康德的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和主体性原则进行了深入挖掘,进而对《判断力批判》一书的要点和难点进行逐字逐句、逐节逐章的解读,为研究者释疑解惑。全书的体例根据文本的难易程度和篇幅大小,采用了“摘介”
本书集中收集了柏拉图主要的对话篇,对话的主题涉及诗和诗人,文学、音乐,修辞术及美感论述。这些对话以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形式展开,柏拉图通过这些对话,阐述了自己对相关主题的论述和思想。
★《理想国》一书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经典著作。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在他的著作中,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的名字进行的对话,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以基础理念建构了人类历史上的乌托邦理想国,人类的真善美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 ★柏拉图的理想国对于研究西方哲学而言有很强的启
《西方思想经典(修订版)/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按照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设计,旨在打造完整的英语专业学科体系,全面促进学生的语言技能、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国培养国际化、创新型、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本次整合改版并重新设计装帧后出版,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本书基于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李维史论》以及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重要文本《曼陀罗》,在其历史和戏剧的双重叙事结构中,阐明他关于一对传统论题命运与审慎的革命性理解,从而对其学说做出整体性的一般解释。善变而非善意的命运女神在马基雅维里学说中的回归,影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他在变动不居进而是历史的视域中理解道德和政治本质的方
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人,似乎人人都听说过萨特。他写小说、戏剧和新闻评论,为的是赢取更广泛的受众,但到了最后,他所有的贡献,都被缩略为一个简单的画面:存在主义者萨特,坐在一间咖啡馆里,奋笔疾书着重要然而事实上难以理解的哲学著作。 在萨特写作的那个时代,主流哲学似乎完全没有触及与我们的责任和生命的意义相关的问题,而这恰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 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与传统辩驳,却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编者君特·沃尔法特是国际著名的尼采研究专家,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从现代逻辑的观点看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遵循马克思提出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历史研究方法,从现代逻辑观点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亚里七多德的九大逻辑理论;澄清了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亚里士多德逻辑理论的诸多误解,深刻地揭示出亚里士多德逻辑理论对现代逻辑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中
该书从伦理、政治和身体三方面深入剖析了波伏瓦他者理论。此外,零散论述的论文不少,其中学者MaxDeutscher论述了波伏瓦与萨特他者观的不同,PenelopeDeutscher围绕种族、性别和时代去论述他者,学者KristanaArp和SusanneMoser等成果也颇有借鉴价值。西方学者对波伏瓦的研究大都以西方文化
围观两位哲学家吵架是怎样一种体验?如果冲突双方碰巧还是宗师级的人物,学术造诣之外还拥有迷人的个人魅力呢?本书讲述的正是两位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与波普尔之间的一次冲突。1946年10月25日,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一个挤满人的房间,发生了他们二人之间唯一的一次会面。而这次会面并不愉快,维特根斯坦和波普尔产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