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辑第一个栏目“前沿理论探讨”中,我们发表了三篇中国学者的长篇论文,分别探讨了生态理论批评、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思潮以及现代性/后现代性问题。对于这几个当今国际文学理论领域内的前沿理论课题,这三位学者都以大量的第一手原文资料作为基础,在前人或自己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并试图发出中国学者的不同“声音”。而第四篇
为一本面向“广大学生和一般读者”的比较文学教材,该书的突出特点是语言简明通俗而内容丰富全面,几乎在比较文学发展至今的各个主要方面都有所介绍和说明,体现了“尽量符合比较文学学科的动态性及其发展”的指导思想。全书共13章,前两章着重阐述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在当今文化转型时代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第3、4章扼要回顾
从这部著作本身看,也有许多值得称赞的特点。首先,构思框架,具有显著的理论完整性和系统性。全书分为“本体论”、“写作论”三编,着重于审美鉴赏和批评的本体研究;分开来看,则是由理论认知,到方法运用,再到写作实践——按鉴赏与批评的全过程组织成篇。其次,全书立足宏观、驾御全局,但对一些重要的或有争议的具体问题也不含糊其辞,轻易
何其芳(1912-1977),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诗人、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本书收入他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15篇,涉及古典文学研究、文艺理论及文艺批评等,如论《红楼梦》、屈原和他的作品、《琵琶记》的评价问题、曹雪芹的贡献、论阿Q、正确对待遗产、创造新时代的文学,以
《东亚比较文学导论》是一部具有革新意义的比较文学教材,同时又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的论著。与我们现在常常看到的比较文学教材不同,它并不泛泛介绍、讨论比较文学学科学理,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具体论述中日韩东亚三国比较文学的美学特质,为东亚比较文学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体研究的视角。
《传记文学理论》主要讲述了传记文学的事实理论,传记文学的虚构现象,传记文学的结构原理,传记文学的阐释策略等,精彩内容。
本书由苏州大学和北京大学众专家联袂出手,通俗文学研究大家范伯群亲自排兵点将,南北才子通力讲解通俗文学,通俗文学的方方面面被一网打尽,通俗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幽默滑稽小说、科幻小说等,并对通俗文学大家张恨水和金庸进行了革命性的评说。最后由北大孔庆东负责统稿,主要是做些搬弄章节、炮制标题、偷换概念以及篡
毛星同志之前,对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用功*多,他熟悉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家、作品,还亲自参加过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的搜集工作。他主持编写的三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出版后颇有好评。前向他还对我说过,想再写些文章,计划编一本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论文集和一本关于庄子研究的书。现在他的计划已经不能实现了,
本书分为上篇共四章:百年因缘、作为艺术的文学和影视、改编对象与改编者、改编方法;下篇共四章: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中国当代文学名作的影视改编、外国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举隅。
《电视剧编剧艺术》可供编写电视剧的作者参阅,也可成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者辅助教材。电视剧是一门新兴艺术。它主要仰仗电视这一大众媒介进行传播,很容易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诸种当代艺术中,电视剧有着十分广泛的欣赏群体,对人的思想观念、内心情感、生活方式、审美趣味、价值取向等方面有巨大影响。《电视剧编剧艺术》即是对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