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对小城镇规划进行的研究,试图重构小城镇规划编制体系,对小城镇规划进行创新和系统性的应用。全书分为九章。
《共享空间:关于邻里与区域设计》在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键时刻问世了,我们正处于一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分界线上。今天我们所作的决策,将决定美国的城市在未来能否避免掉入日益严重的城市蔓延、拥挤、污染和社会孤立(socialis01ation)的陷阱中。显然,为了保护各个地方的资源财富,为了给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
《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城市详细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采用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案例并重的方式,在现有的详细规划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居住区选址、新时期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和设计方法、居住区绿地与微气候调控结合的措施、居住区规划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编写方法。全书理论系统、完整,反映当前最新的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围绕西南地域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表现出的复杂性与复杂问题这一客观现实,借用复杂系统理论对其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形态、系统演化与发展,以及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复杂适应性系统特征相互耦合、相互印证,提出了以适应性作为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仅本世纪以来就发生8级以上地震2次,7级以上地震3次,6级以上地震38次。特别是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举国之殇令人没齿难忘。因此,做好灾害防御和应对,*限度地减轻损失,是保护经济建设成果、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尽管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
《城市空间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研究》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力求做到实用性、完整性和可读性。在内容上与我国相应的规范与规程相一致,并吸取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本书分两篇,第1篇阐述板桁组合桥梁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组合桥梁整体受力性能和剪力连接件的受力规律;第2篇介绍了地下结构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施工要点;最后附录
《开埠后烟台城市空间演变研究》主要考察近代烟台城市从原始港口城市阶段,到港口城市的扩张,并向工业化阶段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因此,研究时段的上限定为烟台正式开埠的1861年,下限止于1949年,适当向前追溯和向后延伸。之所以以1861年为起点,是因为这一年的开埠通商是烟台城市形成和空间演变的逻辑起点。抗日战争时期至新中国
《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转型与重构》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所编,收录了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场宣读的全部论文和会议交流论文。内容涉及城市化、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管理、低碳规划、公众参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住房建设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安全、城市交通、城市形态与城市结构、城市文化、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学科建设以
《景观创造财富》是中国地产景观理念的第一部专业实践与理论的成果集,是太合景观当家人、北京大学中国房地产总裁高级研修班客座教授赵伟强先生,从事地产服务十七年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的心血结晶。本书主要分成五个重点章节,从第一章讲述“星河湾的财富传奇”到第五章的“媒体专访”。用一个问题作为引子的形式开篇:谁是下一个成功的地产富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以西南地域城市为例》针对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所呈现的城市空间的文化问题,以城市空间文化理论建构为目标,切入城市空间规划与文化学的交叉学科领域,以西南地域典型城市重庆、成都、昆明、遵义、丽江、都江堰、乐山、阆中、大理等为主要对象,提出了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基本概念,并发展出城市空间文化结